2024-04-15|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XPlorer 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AI協作工作坊總結

    raw-image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作權、沒創意、扼殺人文精神….等等。

    3. 具體心態轉換:從質疑學生作業是不是AI? 換成作業本來就應該用AI, 評量/幫助他用好。

    偵測書審資料是不是AI?應該換成AI協作得好不好?

    比賽禁止用AI。應該換成"允許使用包括AI在內的所有數位工具。"

    4. 目前師生使用AI的能力經驗都相差很大,會的很會、不會的充滿抱怨/敵意。

    5. 遇到任何問題你會首先問問看GPT嗎?比如剛剛討論的那三題。(忙著貼便利貼是LKK行為囉)

    6. 侯秘書長分享課程設計有insight: 課程目標 ->評量 ->課程活動。(一般課程設計是課程目標->課程活動 -> 評量)

    7. 銘傳大學王皖佳老師分享了很好的應用場景,文案寫作課把AI用在每一個階段。

    8. 所有課程都要是PBL。吳思華教授在早上提出了三種PBL:Problem/Project/Phenomenon Based-Learning.都可以參考。不要再用以前分章節講授教學了。

    9. 最終所有外掛都會變內建,那叫通用型人工智慧AGI

    10. 在任何組織內都遵循80/20法則,只有20%-的人是探索者(白話叫‘有用的’)、80%+是XXX。探索者能者多勞、做到死的意義在於讓80%肥貓過上安逸爽日子,應該感到自豪,而不是抱怨,對嗎?


    ❝ 再過一兩個世紀,或再過一千年,人們將以新的、幸福的方式生活,我們是看不到了,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生活、我們要工作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受磨難。我們在進行創造,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我們所能知道的唯一幸福,就是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工作。 ❞ —— 契軻夫·《三姊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繪圖、小說、音樂、遊戲.....幾乎所有的數位內容全部可以利用AI生成。來吧,一起迎向AI新世界!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