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文化總是強調二元性,即是「好」與「壞」的二分法。
然而,促進成長最重要的心態是「好奇心」,有好奇心的人,能量是和諧流動的,而好奇心的相反則是「評判」,是一種停滯狀態。
不過,好奇心在我們的文化中通常不被支持。
我們會高看那些堅持及捍衛自己論點的人,而對於有著好奇開放及對其他觀點保持好奇的人,則視為軟弱或牆頭草的象徵。
加上社群媒體的助長,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的在平台發表意見,以及反駁他人意見,在對話常常看到只認同我所認同的留言,而攻擊不同立場發言的情況。明明社群網路這麼發達,卻很少看到不同觀點間的和諧交流。
「是誰說的?」
我們對於一個新的資訊,決定站隊的方式開始取決於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同溫層說的就接受,反之則否決。
這種決定方式很有效率,卻更懶惰,缺乏思考。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人/品牌/黨派/公眾人物與我們的價值觀完全符合,不是嗎?
在這個資訊量過度的時代,我們或多或少有這個行為,這源於我們想要對一個新的觀點有一個「結論」的需求,好讓我們覺得這件事已經思考完畢,可以站隊結案了。
況且,新的資訊一直來,甚至沒時間感到好奇或深究,代言人就已經把懶人包整理好放在那邊,而閱讀懶人包似乎也理所當然成為最快速,也最令自己安心的方法了。
西方哲學家齊克果提出,生而為人會有的絕望的其中一種是:「人因不知道有自我而絕望」。
把價值觀寄託在別人身上,只希望別人替自己活出自己的期望,而對自己的獨特之處完全沒有絲毫的好奇心,無論最後在世界的成就如何,終將會迎來深深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