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生命不是「應該」。

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應不應該的問題。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應該」這件事創造了一個虛偽的、痛苦的社會。


生命從來都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生命從來只是那個「想」如此活的。能夠依所想而活的生命不會被壓抑,因此他便能夠尊重其他的生命也如自己所想而活。這樣的生命不會有任何的強迫,因為他並不認為事物必須符合他們認為的「應該如何」,他讓其他事物也是他們自己所想的樣子。

「想」是自願的、主動的,「應該」是非自願的、被動的。整個宇宙萬物如果本質上遵循著應不應該來變化,那會有多無聊?事物永遠是應該如此,那意味著完全不可能有其他可能。生命之所以是生命,是因為只有生命才能夠跳脫那個「應該如此」的框架,他的變化之美在於他能成為一切他所想的,而他所想的觸及了無限可能——無限是永遠無法預測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LiuBB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