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覺知的模板?|🪢突破侷限03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工作時,幾乎什麼都要用到模板,分析時要用excel模板,做一個大型企業ROI分析,有模板的情況簡直太開心了,分析也準確很多,因為很多factor都直接帶進去了。

現在網絡有各類模板,企劃書、履歷、影音創作、股票分析,都有模板。

啟發覺知,能有模板嗎?若能提供捷徑,豈不太好了?


短影音的多巴胺餵養

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一點點"杞人憂天"。因為前陣子很喜歡看各類YT影音,YT的演算法會把你導到短影音,因為這是"世界"趨勢。短影音是碎片化、多巴胺式的餵養,所以不知不覺就進去了。其實一開始看那些影音是想多看看與"覺知"相關的訊息,但我最後不得不投降,回到了文字。


自小就對生命主題非常有興趣,一直以來都是以閱讀書籍的方式在餵養自己,看了有沒有五百本書了吧?廿五年前接觸實際修行後,因為法門不二的原則要求,"自閉"了將近廿年。這兩年回過頭來,發現追求靈性的人很多,網絡上影音也很多,一個接著一個的影音,我開始思考,這樣的方式跟自己三十年純粹閱讀文字時候的差別。


文字的宇宙空間

我感受最大的差異是,文字(書籍)至少提供影音無法做到的幾項,臨在空間的"專注"、多維度"想像"與長時間"反芻"。

專注是一種覺知能量的聚集,也是外在顯化很重要的因子。反芻,另一個說法就是習慣,是能量成型的沉澱,是物質顯化之前的前一步驟。如果要形成覺知的習慣,文字還是最好的,因為他不會讓人分心,而對修行實踐與正在進行覺知的人來說,這個條件是必要的。


影音,相反的,是很多視覺與聽覺的碎片。以五感的訓練來說,視聽覺當然也屬必要,但對一般才剛剛擴展覺知的人來說,右腦中的情緒思想需要先做突破,也就是要先把小我的雜草拔了,然後培養、種植,換成想像的巨樹,而這個想像力還真不是「想像」出來的。


因為對能量強大的修行者或覺知者來說,它可以外顯,變成一個真實的宇宙。


視覺認知侷限(假象)與能量顯化

而這部分,對只專注透過影音來擴展覺知的人來說,反而變成了侷限。

敗就敗在影音的畫面,全都被提供影音者先設定好了,甚至有很多是負面且受侷限的,那麼腦內的能量花園要怎麼深度拓展?


缺乏外顯的前驅力量、思想被侷限、無法反芻、無法專注內化。這是我擔心影音的地方。我暫時覺得文字還是最好的媒介,於是我憂心啊,現在的孩子,誰不看影音???


都進入AI世代了,誰還看文字?


所以我為下一代的覺知開始感到憂心。








孩子雖有很多“標籤”,但我累的很快樂!💟自幼最愛玄學,在重建親子關係時讀了數百本書,而擷取精華過程中,是孩子強化自己的靈性道途。 💜想把更多覺知分享給更多的父母,也許,我們可以一起走,避免崎嶇的辛苦路? 🍷也分享給想調校情緒或擴展意識的成年人,我們現在幸福,孩子之後組成的家庭更幸福!💜我當房仲啦!一起資產生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Thumbnail
  最近遇到一些人想做音訊的合成,我回答他或許可以從圖像風格轉換中找到些靈感,我才突然想起我對於這部分的認知只止於知道他能做什麼及結果大概如何,對於內部訓練邏輯及結構並沒有認真的去了解,現在剛好趁此機會好好的學習一下。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實例解析的書,提供了許多誘因運作的案例,可幫助理解誘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Thumbnail
1.想要學得任何技能,第一步是要找到動機,而動機來自意義。 2.意義不會自動找上門,而是我們必須自己去發現。 3.尋找動機有四招 (1)靈魂拷問 (2)盡情探索 (3)工作塑造 (4)同儕影響 4.靈魂拷問時,問問自己,我學這個應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畫面是什麼樣子,並花20分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Thumbnail
  最近遇到一些人想做音訊的合成,我回答他或許可以從圖像風格轉換中找到些靈感,我才突然想起我對於這部分的認知只止於知道他能做什麼及結果大概如何,對於內部訓練邏輯及結構並沒有認真的去了解,現在剛好趁此機會好好的學習一下。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實例解析的書,提供了許多誘因運作的案例,可幫助理解誘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Thumbnail
1.想要學得任何技能,第一步是要找到動機,而動機來自意義。 2.意義不會自動找上門,而是我們必須自己去發現。 3.尋找動機有四招 (1)靈魂拷問 (2)盡情探索 (3)工作塑造 (4)同儕影響 4.靈魂拷問時,問問自己,我學這個應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畫面是什麼樣子,並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