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二•二八民變:無能者弄權,崩毀只要一瞬

明明已是五月天,這個時節才來寫二二八好像有點不著時?

走過圖書館的某排書架,從書側就感覺到是本無數讀者借閱過的老書,寫著:《二•二八民變》

這本書由楊逸舟(よう いつ しゅう)以日文寫成,經譯者張良澤翻譯為中文本。翻閱譯者張良澤介紹作者經歷後,感覺到為何會突然受這本書吸引。

作者楊逸舟除了母語臺灣語,也精通日文、中文、英文、德文。其經歷與台、日、中密不可分:

  • 1909年(明治42年)生於台中梧棲,歷經大正、昭和時代日本殖民台灣時期。
  • 1934年(昭和9年)~1939年(昭和14年)東京帝國大學畢業資格考試及格並於東京文理科大學畢業。代表他也接受日本帝國時期高等教育。
  • 1940~1949年旅居中國曾任汪精衛政府、蔣介石政府秘書、參事。這個經歷讓他更瞭解共產黨、國民黨的政治本質。
  • 1948年12月8日以難民期間返台,目睹中共節節勝利與國民黨步步敗退。
  • 1953年赴日,直至1987年客死於東京。

楊逸舟所處的年代、經歷,讓他得以切身體會日本人、阿山仔(唐山仔、外省人)治台的不同處;以日本治下的時代來說他算是日本人,以血統、出身來說算是台灣人,島上的政治巨變應該是再切身不過,然而日本撤守、國民黨接管台灣的1945年、二二八事件的1947年作者身處中國,遠遠傳來故鄉的風雲變色既陌生又難以置信。

赴中期間,作者雖不在台灣,但之後回台曾多方採證,為台灣影響深刻的1945~1947年寫下詳細報導。楊逸舟先生在自序中自謙道,他稱不上作者、頂多是本書編者,回台期間他跑遍全島採訪蒐集證言,廣引台灣、美國記者文章,也博閱英、中、日文的二二八相關文獻書籍,甚至買了10本《台灣二•二七事變內幕》(唐賢龍著)其中1本請島內台灣人傳閱求證內容。


無政府狀態

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麼感覺?是否聯想到群魔亂舞、盜賊橫行、百姓民不聊生

1945年8月14日,日本戰敗撤出台灣。

1945年10月25日,就是國民黨接管台灣的那天,中華民國政府稱之台灣「光復」日

仔細看日期,台灣竟有兩個多月是權力真空的無政府狀態,這段時間台灣是什麼狀態?

根據楊逸舟所查證,無政府下的台灣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

日治時期美軍時常空襲台灣,許多人疏散到鄉下,家裡只扣一個鎖,終戰後返家,未有人家門遭破壞、更沒有錢財家具被偷。

這兩個月間,許多地方青年組成團體自治自衛,如冬季防火警戒班一樣,自動自發地確保治安,這些青年沒有報酬、也不是因人命令而做這些事。

不是因為作者受日本教育而對大日本帝國有粉絲濾鏡,這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半年後,作者奉南京政府內政部長命令,視察全台一個月、訪問各界人士時,均得到相關證詞。


陌生的故鄉......再也找不到的桃花源

作者沒有疾聲吶喊,但一邊讀著台灣「光復」後的變化:統治階層、黨軍士兵無賴偷盜搶騙;官吏劫掠糧食造成饑荒、物價飛漲;莫須有的政治犯;荒廢公衛水道建設致1947年霍亂、痢疾再度大流行......


冷靜敘述採訪事實的字句下,我感覺到字字句句背後竟是撕心裂肺地淚控:

我的故鄉怎麼會變成這樣?


二二八事變後,來南京的致敬團員向作者發牢騷:

台灣的治安後退50年、教育後退20年了。

彼時蔣介石接收台灣才剛過兩、三個月,再也找不到那個像夢境般的桃花源,留下的,只有散亂在血泊中、那盒寫著新樂園的香菸,空氣中彌漫令人不快的菸味,霧濛濛地籠罩直到解嚴方散去一些。


二•二八民變

二二八事件發生前,作者詳述桃花源消失的環境背景。

教職員、公務員用人以裙帶關係;港口、公衛系統疏於管理造成鼠疫、霍亂、甚至天花再次流行;還有司法制度的破壞

種種因素累積至1947年2月27日,因查緝私菸案爆發,查緝中恣意開槍打死人民,2月28日消息傳開後,陸續引起人民的憤怒在台北、基隆、台中、嘉義、高雄等地集結反抗,遭到國民黨政府鎮壓血洗。

屠戮人民的過程極其殘忍貪婪,我不覺得我在這邊寫幾句介紹就能概括,縱使會產生不適感,仍建議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都應該去瞭解這件發生過的事。其中也提到謝雪紅等人領導台中二七部隊抵抗;嘉義青年武裝部隊曾一度佔優勢、被騙假和談後遭反擊的情況。

二二八民變延燒經過鎮壓,時光再經過20年,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只是個口號,跟著他來台的兵漸漸老去,士氣低落亦無謀生技能,頹廢、自暴自棄的社會風氣更隨多起社會事件蔓延。


無能者提出聽證調查權、藐視國會罪就是弄權的產物

無論古今,濫用司法權力是崩壞的開始。就是在說傅崐萁、洪孟楷、林思銘、羅強這些人無能又愛弄權破壞司法制度,還有放任藐視國會罪闖到二讀的立委、包括默不做聲自以為中立的民眾黨立委、有來上班就算好認真的立法院長。明明應該要好好做事,偏偏要做秀。

現在的台灣,雖稱不上是完美桃花源,感激前人尚留下各種建設、以此為基礎以期未來能更接近理想。然而讀《二•二八民變》,更深刻感受到建設需要耗時費力,崩毀卻只要漫不經心、或處心積慮地一瞬


引本書譯者張良澤在封底的箴言為戒:

台灣人已不容許再重蹈覆徹、重演歷史的悲劇,唯有團結一致,內除出賣、外抗併吞,台灣民族才有生存的一天。台灣人已經沒有再天真與幻想的權利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日劇、電影、動漫、讀書心得。紀錄那些觸碰到心底的作品。有時會出現BL作品心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