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檔案短片輯#2 適當虛構|影展短片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raw-image

❙ 九龍東往事 An Asian Ghost Story| 王博 WANG Bo

⭐️⭐️⭐️⭐️⭐️

從沒見過如此驚艷的鬼故事!

人會死去,但頭髮是不朽的。《九龍東往事》以此作發想,為「假髮」被賦予了「靈魂」,同時帶有死去「鬼魂」的意識。紡織廠女工口中的鬼故事,她甚至與假髮裡的女鬼當起朋友,這幽默如黑夜裡的一盞閃爍的燈。

特別喜歡導演提出「介於之間」這一概念,頭髮不死,因此頭髮的存在擾亂了生與死的界線,香港同樣也是這類「介於之間」的地方,隱隱地道出了導演的寄託,同時也為「香港為何有這麼多鬼故事」提出了完全能說服我的觀點,還特別叮囑觀眾:天黑之後少出門,勿搭訕路旁的長髮女子,遇到的可能都是假髮中停留的魂魄。

片中不只從信仰出發,也用科學儀器進行試驗,EVPL儀器能夠聽見髮中魂魄的聲音,說得頭頭是道讓我更加確信,該機器甚至能夠量測出假髮裡所屬的種族、階級與宗教。電影結尾則向假髮女鬼進行訪問,場面是如此荒唐,卻是充滿了喜劇張力的對談,翻譯員替女鬼說明來歷,原來她來自緬甸,依附假髮竟跨越了無數個國家,更荒謬的是1950年代還得分辯這些假髮的產地,最終香港成了她的落腳處,作為鬼魂的她仍對未來有著懷想,因此唱起了「明月幾時有」的歌,歌曲動聽,影像也讓我回味。

▂▂▂▂▂▂▂▂▂▂▂▂▂▂▂▂▂▂▂

raw-image

❙ 致末日後的霧都 The Veiled City |娜塔莉.庫比德斯布萊迪 Natalie CUBIDES-BRADY

⭐️⭐️⭐️⭐️

1952年看似駭人的倫敦霾害影像,竟能創造一場富含情感的姐妹自白。《致末日後的霧都》最令人驚嘆的設定在於它是部「科幻片」,雲霧籠罩的都市是工業化導致的惡果,這或許就是當時人類的「末日」,無論是兩列火車相撞或是巴士倒在路上,屍體還必須從河裡打撈上岸,這是第一章節「假裝不去留意物品貿易所留下的悲劇」。第二張則朝著地底前進,礦山開採導致的黑肺症與慢性支氣管炎,「我能感覺天空越來越近」這是霧造成的錯覺,整座看不見太陽的城市,孩子們還得額外進行曝曬,才能避免得到軟骨症而無法發育。到了第三章則回到地平線,鏡頭若主角的魂魄在霧中迷了路,使她想起了沒有她們的世界,片中導演透過這種「回到過去」式的探訪,向死去的妹妹留下訊息,更是全片觸動我之處,影像裡人與雕像天使並存的世界,或許也是天堂吧!

▂▂▂▂▂▂▂▂▂▂▂▂▂▂▂▂▂▂▂

raw-image

❙ 以下放映內容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麥辛.馬提諾 Maxime MARTINOT

⭐️⭐️⭐️1/2

這是一部兒童不宜觀賞,兒童也不可能會喜歡的電影。實驗片的骨子創造出輕喜劇節奏,《以下放映內容》透過字卡制約了觀者對其後影像的想像,突來的反差倒是令我會心一笑。片中囊括了對審查制度的諷刺,對盜版錄製的預防,時而飛越跳脫思考框架,隨後飛向太空時序倒轉,但是剪輯的影像卻是與時遞進,星際大戰到巴斯光年,最後再向觀眾說著這是無法退票的呦!

▂▂▂▂▂▂▂▂▂▂▂▂▂▂▂▂▂▂▂

raw-image

❙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24 Cinematic Points of View of a Factory Gate in China |何銳安 HO Rui An

⭐️⭐️⭐️

我們究竟能對「監視器影像」能夠解讀到什麼地步?新加坡導演2014年受到囑託,試圖以電影學角度看待這些中國工廠的大門,為何工廠門口都沒有工人進出?紐約公司為此感到怪異。導演則從歷史上盧米埃兄弟的「工人下班」開始說起,他們為何要捕捉勞動與生產的世界,有趣的是導演提供嶄新的視角讓美國人感到震驚。導演更是研究起中國電影對工人描繪的轉變,一開始鮮少看到工人在工作,而是在號召大家進行革命,從工人主角轉向主管職位,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工廠的大門具有雙向性,好似能夠穿越時空直抵過去,導演在敘事上向觀眾娓娓道來,聽著就入迷了。


▂▂▂▂▂▂▂▂▂▂▂▂▂▂▂▂▂▂▂


售票場次:

5.11(六)14:20 光點華山電影館2廳

5.18(六)18:20 台北京站威秀影城9廳

▀ ▙ ​ ▝▚ ​ ​ ——— ​ 𝟮 𝟬 𝟮 𝟰 𝗧 𝗜 𝗗 𝗙 ——— ▘ ▞ ▘

avatar-img
111會員
368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芬蘭首都的麗池戲院外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放眼望去第一眼就被尚盧高達的《輕蔑》所吸引。剛走出戲院的觀眾,口中則以高達的另一部作品《法外之徒》來形容剛剛觀賞的作品,而後再次見到導演的作品則是《狂人皮埃洛》的海報,楊波貝蒙臉上塗滿不同顏料的戲中人物,對比本片《落葉》中的男女主角安莎與霍帕拉,他們不善傳遞情
《如果我可以冬眠》取自片中三名孩童言談間對生活的想像,烏蘭巴托相對貧困的蒙古包地區,當地人多以「燒煤炭」的方式取暖,假若他們真能化身成熊,就能藉著「冬眠」來跨越嚴寒的日子,就此省去必須賺取生活費的艱困時刻。片中主人公烏爾身為家中的長子,一肩扛起過世父親遺留的經濟重擔,如同那傳家的韁繩將他綁在了此地,
美麗又調皮的小女孩葛蕾絲,總是跟著母親喬伊在每位雇主的家偷偷借宿,她們沒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家。諷刺的是,其中一名雇主說著自己走遍了東南亞各地,在她印象中菲律賓人總是特別親切,那悠閒的態度對比喬伊的女兒葛蕾絲,因著「特殊身分」只能當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小移民罪犯,小女孩出生至今從未回到母國菲律賓,這讓母
《非關性愛》原文片名直翻成「如何做愛」,導演以自身經歷與對時下孩子的細膩觀察,寫下一趟未成年少女的性探索旅程。全場最亮眼卻會導致身體感到不適的螢光綠戰袍,好似主角塔拉試圖套入不合身的性觀念。當女孩們以玩笑話來看待自己發生性經驗的次數,那時的塔拉仍對第一次發生關係懷抱著美好的想像,直到發生之後,她回想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芬蘭首都的麗池戲院外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放眼望去第一眼就被尚盧高達的《輕蔑》所吸引。剛走出戲院的觀眾,口中則以高達的另一部作品《法外之徒》來形容剛剛觀賞的作品,而後再次見到導演的作品則是《狂人皮埃洛》的海報,楊波貝蒙臉上塗滿不同顏料的戲中人物,對比本片《落葉》中的男女主角安莎與霍帕拉,他們不善傳遞情
《如果我可以冬眠》取自片中三名孩童言談間對生活的想像,烏蘭巴托相對貧困的蒙古包地區,當地人多以「燒煤炭」的方式取暖,假若他們真能化身成熊,就能藉著「冬眠」來跨越嚴寒的日子,就此省去必須賺取生活費的艱困時刻。片中主人公烏爾身為家中的長子,一肩扛起過世父親遺留的經濟重擔,如同那傳家的韁繩將他綁在了此地,
美麗又調皮的小女孩葛蕾絲,總是跟著母親喬伊在每位雇主的家偷偷借宿,她們沒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家。諷刺的是,其中一名雇主說著自己走遍了東南亞各地,在她印象中菲律賓人總是特別親切,那悠閒的態度對比喬伊的女兒葛蕾絲,因著「特殊身分」只能當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小移民罪犯,小女孩出生至今從未回到母國菲律賓,這讓母
《非關性愛》原文片名直翻成「如何做愛」,導演以自身經歷與對時下孩子的細膩觀察,寫下一趟未成年少女的性探索旅程。全場最亮眼卻會導致身體感到不適的螢光綠戰袍,好似主角塔拉試圖套入不合身的性觀念。當女孩們以玩笑話來看待自己發生性經驗的次數,那時的塔拉仍對第一次發生關係懷抱著美好的想像,直到發生之後,她回想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我在接觸新時代的靈性訊息後,開始對電影產生興趣,並養成了每個月觀看15-20部以上電影的習慣。我嘗試了多種方法來整理觀影記錄,也許直接使用影音檔是最方便且實際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我在接觸新時代的靈性訊息後,開始對電影產生興趣,並養成了每個月觀看15-20部以上電影的習慣。我嘗試了多種方法來整理觀影記錄,也許直接使用影音檔是最方便且實際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