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1佛教徒幫我的禱告做個靈命健檢

不要輕看小小一支試管內二十毫升的血液,經過基本的化驗,就能測出人體血脂、血糖、血蛋白、尿酸等重要指標是否正常。驗血的人因此更多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和預防疾病,有助身體健康。

想知道自己身體是否健康,我們可以抽血化驗;想知道自己的屬靈生命是否健康,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禱告。

二十世紀重要的宗教歷史學家海勒(Friedrich Heiler,1892~1967)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以跨越宗教界線的胸襟,研究古今中外的禱告,寫成《禱告:宗教歷史與心理學研究》(Prayer: A Study in the History and Psychology of Religion,暫譯)。他在書中引言表示:「宗教生活的特質不在教義和體制,也不在禮儀和倫理標準,我們唯有在禱告才真正理解宗教生活的特質。」(頁xv)他更直接指出:「禱告是個圓滿準確的測試。個人或體系(systems)是否信奉宗教,必須透過禱告來檢視;人實際或潛在的宗教生活,必須以禱告作為評估準則。」(頁xv)

注重身體健康的人,會定期做健康檢查。至於靈命健檢呢?教會常鼓勵基督徒養成讀經禱告習慣,讓靈命茁壯成長;牧者會關心會友最近靈命如何、與上帝關係如何。可是,我們大概沒有聽過牧者、會友說「我們來做個靈命健檢」。

一個自以為健康的人,會對自己的身體機能、健康指標信心滿滿,直到看見自己的健檢報告上紅色的數字,才驚覺自己的身體其實在亮紅燈。作為傳道人,我一直都以為自己靈命尚算健康,最少站在講台上、關心會友的時候,必須讓自己看起來是健康的。直到有一次,突然來個靈命健檢,我才發現自己的靈命沒有想像中健康。

這次突擊靈命健檢的內容是禱告,而幫我做健檢的人,是一位非基督徒。當時我在香港牧會,在教會認識一位三十出頭的才俊阿明。雖然阿明不是基督徒,但仍然每週來參加主日崇拜。原來他跟我們教會一位姐妹交往,於是愛屋及烏,陪她來教會聚會,跟我們交朋友,也認識基督信仰。教會牧者與長老慶幸這位從小在教會長大、學業事業俱佳、熱心服事的姐妹終於交男朋友,可是對象的非基督徒身分可能對他們未來的婚姻大事造成隱憂,於是就委派我去幫阿明上慕道課。

教會長執對於這系列的慕道課有很大的期待,希望我能夠幫助阿明快快認識信仰,然後決志、受洗。可是,大家這種粉紅泡泡式的想像,很快就被戳破了。

阿明比我所認識任何一個香港男生更圓融、有禮。他雖然來自佛教家庭,甚至表示自己曾經「很認真地信佛」,但是對於基督信仰的罪論(「阿明你也是罪人」)、耶穌作為道路、真理、生命的排他性(「你信的佛教是假的啦」)等,他仍然微笑著表示尊重,但不置可否。我們每個月上一次慕道課,阿明對基督信仰「尊重但不置可否」維持了半年,我終於耐不住他這種態度,跟他直球對決,詢問他對於基督教的真實看法,以及成為基督徒的意願。

「阿明,你來教會聚會,跟我上慕道課都已經半年了,你覺得基督教怎麼樣?」

「KK傳道,我覺得基督教就像別的許多宗教,都是導人向善,都很好。」

「那麼,你會考慮成為基督徒嗎?」

「暫時不會。像我剛才說,基督教跟別的許多宗教,都一樣好。你們基督徒會做的一些宗教行為,我很認同。像你過去半年,每次聚會都會帶領大家為病重的陳伯伯禱告,求上帝醫治他。最近他健康改善了,甚至痊癒,你在禱告中感謝耶穌醫治,我也很『阿們』,很感動。」

「所以你對於基督徒禱告的看法是?」

「都很好,但我看不出你們的禱告跟我以前比較認真信佛的時候所做的有什麼分別。在我高中的時候,最疼我的阿嬤腦中風,性命保住了,神智也是清醒的,不過只能一直躺在床上,無法活動。我心裡十分難過,於是發善願、做好事、說好話,每天一次念經,每週一次禮佛,並吃全素,希望阿嬤得到觀世音菩薩加持,身體恢復活動能力。後來,阿嬤的身體真的改善,經過復建治療,更能夠下床,自己走路。我真的十分感謝觀世音菩薩。」

「這樣看來,你認為基督徒求上帝醫治陳伯伯,跟你求觀世音菩薩加持阿嬤,兩者都是一樣的?」

「沒錯,禱告或求觀世音菩薩加持都是心靈脆弱的人的寄託。我高中的時候心靈不夠強壯,才需要祈求加持,幫助阿嬤度過難關。換作是今天的我,我一定會用盡所有財力和人脈,讓阿嬤得到最好的治療。我不是說上帝醫治或觀世音菩薩加持都是假的,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基督徒的信心和佛教徒的善願,都是幫助人在逆境中堅持下去的信念,都有一定的價值。不過坦白說,禱告或祈求加持,其實都是歸因謬誤,把事情發生的因果關係,錯誤地算在上帝或觀世音菩薩身上。」

阿明經過半年的觀察,用三言兩語就把我的禱告抽絲剝繭,彷彿幫我的屬靈生命做個電腦斷層掃描,靈命健康與不健康的部分無所遁形。為這次靈命健檢下結論之前,需要先從三方面定義何謂「健康的靈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社科原著讀 × 基督教觀點 = 對話可能~嚴建基KK,在台港人,傳道人,《校園》雜誌副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士,香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