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習方法? 談談「輸出」的重要。

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習方法? 談談「輸出」的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前陣子,上了一談就贏思維班課程,老師一直強調寫心得的好處,才讓我對”學習”這件事,有很大的轉變。

發現過往的上課和看書,居然都停留在「輸入」而已,沒有真正將知識彙整成自己的,也就是「輸出」這個步驟。


什麼是「輸入」呢?

閱讀、上課、接收他人知識的過程。

什麼是「輸出」?

寫心得、分享給他人。

 

為什麼需要輸出?

比如說上了一堂課後,覺得老師教的內容非常有道理,也畫了很多重點和寫下金句,但最後發現,這些東西一點也沒辦法使用,因為自己沒有真的將知識整理內化。

可以如何輸出呢?

德國學者申克.艾倫斯,所撰寫的「卡片盒筆記」一書中,有詳細的講解。


書中提到: 如果你想要真正理解某個東西,就必須用自己的話轉述下來。

寫下筆記不是照抄,而是用想分享給他人的心態撰寫,這時候你的腦袋會真的去思考,去理解眼前的知識。


以下是「卡片盒筆記」,幫助自己輸出的步驟:

1.紀錄隨手筆記(有靈感時,寫下或記錄在手機)。

2.紀錄文獻筆記或讀書筆記(將在書上看到有興趣的段落,記錄下來)。

3.轉換成永久筆記(將隨手筆記,轉換成自己的心得)。

4.將永久筆記放入卡片盒(找尋之前已寫下的筆記,將上述永久筆記接在後面)。

5.看目前卡片盒的筆記擁有什麼資訊,繼續閱讀更多,來強化自己的論點。

6.當自己上述紀錄的筆記,發展夠多時,便可以決定要寫的主題。

7.將筆記組合成草稿,使前後文有辦法連貫

8.修正與校對稿子。


透過這套有系統的筆記方式,讓自己的知識能夠完全內化,並且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論點。


以上是自己隨筆寫的小小心得,歡迎留言提出不同想法~

raw-image


avatar-img
隨筆阿霖
11會員
23內容數
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常感到迷惘,於是開始透過文字,寫下內心的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筆阿霖 的其他內容
心想真得會事成,就算是災難。 在稻盛和夫小時候,他很怕得到肺結核,卻還是得到了。 而他的哥哥和爸爸,不怕得到肺結核,也常照顧這些病人,卻都沒有事。 直到某天,一本書給他新的頓悟:「任何災難都起於招惹災難之心。自心不主動呼喚災難,就不會有任何災難靠近你。」 這次的經驗讓他深刻了解,心想真得事成。
薩古魯,一位印度瑜珈士,兩年前的低谷,我認識了他,開始練習了他所教導的瑜珈。 命運的齒論,將我帶到一個全新的走向。
為什麼:為什麼你想做這件事?它是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貫徹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 怎麼做:知道達成目標,可以做哪些事情。 做什麼:正在做的事。 越靠近內層,越感性,越靠近外層,越理性。 賽門・西奈克提到,人要從最內層,也就是以「為什麼」當作出發點,才能找到人生的動力來源,並因此感召其他人。
心想真得會事成,就算是災難。 在稻盛和夫小時候,他很怕得到肺結核,卻還是得到了。 而他的哥哥和爸爸,不怕得到肺結核,也常照顧這些病人,卻都沒有事。 直到某天,一本書給他新的頓悟:「任何災難都起於招惹災難之心。自心不主動呼喚災難,就不會有任何災難靠近你。」 這次的經驗讓他深刻了解,心想真得事成。
薩古魯,一位印度瑜珈士,兩年前的低谷,我認識了他,開始練習了他所教導的瑜珈。 命運的齒論,將我帶到一個全新的走向。
為什麼:為什麼你想做這件事?它是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貫徹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 怎麼做:知道達成目標,可以做哪些事情。 做什麼:正在做的事。 越靠近內層,越感性,越靠近外層,越理性。 賽門・西奈克提到,人要從最內層,也就是以「為什麼」當作出發點,才能找到人生的動力來源,並因此感召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