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開始就累了?告別學習倦怠!系統學習&碎片化學習,2個我都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部落格在發展的前期,雖然時間不長,但學習課程與影片可涉略不少,本篇文章一起了解「系統學習」與「碎片化學習」的使用方式,並分享我如何將兩者結合,調整成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告別學習倦怠,從今天開始!


為什麼會還沒開始就累了?

「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你需要的是耐力,而不是衝刺。」

現代人生活忙碌,時間碎片化,加上網路資訊爆炸,讓我們很容易陷入「碎片化學習」的陷阱。碎片化學習雖然方便快速,但往往缺乏系統性,導致知識不成體系,難以深入理解和應用

此外,現代社會強調速成,許多課程也主打「立即見效」(社會偏好應用型課程),忽略了學習的過程和樂趣。這讓我們很容易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覺得「還沒開始就累了」。就像新年新希望一樣,常常在還沒過完元宵節就已經被我們拋諸腦後。


學習的兩個面向:系統與碎片

「系統學習讓你打好基礎,碎片化學習讓你保持新鮮感。」

學習有兩個重要的面向:

  • 系統學習: 就像學校的課程一樣,系統學習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讓我們能夠深入了解一個主題。它有明確的學習路徑和目標,讓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掌握基礎知識,能夠具有看見他人看不到的癥結點,也就是擁有該領域的「分析能力」與「批判性思維」
  • 碎片化學習: 碎片化學習則是利用零碎的時間,快速獲取新知識。它可以是閱讀一篇網路文章、觀看一段教學影片,或是聽一集 Podcast。碎片化學習的好處是方便快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如果能與系統學習內容結合,將能深知這些新知是如何衍伸除來的,更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
Photo by Julia M Cameron

Photo by Julia M Cameron


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學習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你的方法。」

學習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包含了「蒐集資訊」、「吸收」、「反思」和「應用」四個步驟。

  • 蒐集資訊: 透過各種管道獲取新知識,例如閱讀書籍、文章、觀看影片、參加課程等。
  • 吸收: 將蒐集到的資訊內化,理解其意義。
  • 反思: 思考所學知識的應用場景,以及如何與現有知識結合。
  • 應用: 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或創造價值。

這個循環過程可以應用在系統學習和碎片化學習中。在系統學習中,我們可以按照課程的安排,有系統地蒐集、吸收、反思和應用知識。在碎片化學習中,我們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快速蒐集和吸收資訊,並在之後的反思和應用中,將碎片化的知識串聯起來。

但瞎忙,是多數人的常態

沒有實作的反饋,不會知道還缺少什麼,
學富五車,無用武之地。

也就是「應用」最為重要,也就是實際去「做」什麼是真的「做」),即便沒學任何內容,先做再改也可以,一旦做了,就會知道要學什麼,人對每項事情都或多或少有一點概念,經常會掉入的陷阱就是「看一堆、學一堆、上一堆課,但沒有任何輸出」,這是事半功倍的,甚至是一種無效學習。

「學習就像蓋房子,系統學習是打地基,碎片化學習是添磚加瓦。」
Photo by Tirachard Kumtanom

Photo by Tirachard Kumtanom


善用「稀缺循環」,讓學習變得有趣

除了上述的學習循環,我們還可以善用「稀缺循環」,讓學習變得更有趣。稀缺循環包含了「機會」、「快速重複性」、和「不可預測的獎勵」三個階段。

  • 機會: 找到能引起你學習興趣的事物,例如一本好書、一個有趣的影片,或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 快速重複性: 開始學習,並實際產出,例如閱讀、觀看影片後做筆記,或將心得、成品發表在網路上等。
  • 不可預測的獎勵: 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或滿足感,或讓他人看到你的進化過程,對你產生正面好感,例如解決了一個問題、學會了一個新技能、完成了一個章節的學習,或他人正面的回覆與關注。因為獲得了獎勵,你會更願意投入到下一次的學習中。
「學習的樂趣,在於發現和創造。」


#我學習我驕傲,今天,你學習了嗎?

還在猶豫什麼?現在就開始你的學習之旅吧!

  • 探索你的興趣: 嘗試不同的學習方式,找到你最喜歡的主題和方法。
  • 建立你的學習社群: 與朋友、同學或線上學習社群一起學習,互相交流、鼓勵。
  • 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將你的學習心得寫成部落格文章、製作影片、拍成照片,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
「學習,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學習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不要被「還沒開始就累了」打敗,用對方法,學習也能成為一種樂趣。讓我們一起享受學習的過程,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所以,為什麼:不寫作?
10會員
45內容數
🔍 挖掘 日常 動機 🌱 搜尋 內在 平靜 💡 換個 維度 解構 思緒 「讓工作停頓一下,讓大腦梳理一番,讓生活空白一點」 「只有思考過的,才是真正擁有的」
2024/07/13
本文深入剖析文案寫作中影響讀者決策的五個潛意識問題,並透過實際案例與 iPhone 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文案觸動讀者情感,引起共鳴。文章強調文案不僅是文字的堆砌,更需要深入了解人性,才能寫出真正有效的文案。
Thumbnail
2024/07/13
本文深入剖析文案寫作中影響讀者決策的五個潛意識問題,並透過實際案例與 iPhone 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文案觸動讀者情感,引起共鳴。文章強調文案不僅是文字的堆砌,更需要深入了解人性,才能寫出真正有效的文案。
Thumbnail
2024/07/11
本文深入探討文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競爭對手分析。透過實際案例與步驟拆解,教你如何有效研究競爭對手,從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並找到自身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定位。文章強調,競爭對手研究不僅能幫助你了解市場現況,更能讓你洞察潛在客戶的需求,為文案寫作提供有力支持。
Thumbnail
2024/07/11
本文深入探討文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競爭對手分析。透過實際案例與步驟拆解,教你如何有效研究競爭對手,從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並找到自身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定位。文章強調,競爭對手研究不僅能幫助你了解市場現況,更能讓你洞察潛在客戶的需求,為文案寫作提供有力支持。
Thumbnail
2024/07/10
文案寫作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研究基礎上。本文介紹文案大師的「黏性研究法」,帶你深入了解產品研究的三個層面:實體產品、功能性產品和獨特賣點,並教你如何描繪理想客戶形象,分析現有品牌。透過系統化的產品研究,你將能挖掘出產品的獨特魅力,為文案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7/10
文案寫作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研究基礎上。本文介紹文案大師的「黏性研究法」,帶你深入了解產品研究的三個層面:實體產品、功能性產品和獨特賣點,並教你如何描繪理想客戶形象,分析現有品牌。透過系統化的產品研究,你將能挖掘出產品的獨特魅力,為文案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做中學學中做,這句話屬實不假,我沒有很聰明但也不笨,就是理解力弱了些,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學習,雖然我鑽牛角尖,但也並非壞事,至少我會找到所有我能找的方法去解決我眼前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正規的學習過電腦的任何東西,什麼excel、word、autocad...,但就是做中學,不知不覺也都會操作使
Thumbnail
做中學學中做,這句話屬實不假,我沒有很聰明但也不笨,就是理解力弱了些,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學習,雖然我鑽牛角尖,但也並非壞事,至少我會找到所有我能找的方法去解決我眼前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正規的學習過電腦的任何東西,什麼excel、word、autocad...,但就是做中學,不知不覺也都會操作使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和分散注意力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有效利用在線資源,實現個人成長和知識積累。
Thumbnail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和分散注意力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有效利用在線資源,實現個人成長和知識積累。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