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貧富差距的心理學反應

raw-image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來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症的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高的國家,貧富差距也較大

就像美國跟英國的比例就是日本的三倍

在同一個國家底層階級收入的憂慮是頂層階級收入的35倍

高血壓症狀也是在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比例就越高

亞馬遜河的原住民就是一個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血壓的世界

這個在2020~2022年疫情時候的國家氛圍就更加明顯了,社會焦慮感跟健康恐懼感都是在貧富差距越高的國家出現高跟低的差異

###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還會造就一個"自戀"

貧富差距越大,人民就會越強烈的感覺自我良好

這是一種防衛性自尊心

社會競爭激烈,人民更渴望得到認同,為了避免被別人瞧不起,就會啟動自戀防衛機制

所以可以看到網路各種極端酸民、仇富等言論

但是回到現實他們連跟成功的人搭上一句話都沒機會,只能拼命在網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這也是導致整個社會的人都必須努力膨脹自己

###

社會評價威脅+健康恐懼+自戀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運用投資心理學搭配波段交易的產業週期操作規劃,用人性的恐懼跟樂觀來增加自己風報比的報酬率,學會只有少數人的技巧而不是死抱著大家都會的新手招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