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展覽主要展出的是寶麗來(Polaroid)這個廠牌的拍立得創作,展場中也介紹了寶麗來的歷史與其相機產品發明歷程等,甚至展覽現場售有寶麗來新的機型與底片。不過我注意到少數使用富士(Fuji)拍立得的攝影作品也被囊括其中。
此外,鑑於拍立得的尺寸限制,許多攝影師也將拍立得影像轉印到大張相紙上展出。展場中約2/3的作品都使用app(alternative printing process)影印方式呈現,對於不曾接觸相關流程的觀眾,展場中設有說明轉印手法的看板。一方面這可能會模糊了拍立得的純粹性和即時性,因許多攝影師在轉印的過程中會使用諸如中途曝光(solarization)等技法,使得轉印後的成品與拍立得原作相差甚大;但另一方面,對底片的再製也是創作的一部分,譬如Jerry Uelsmann在發展出數位後製技術前就以底片後製影像聞名。
對拍立得相片的直接再製在展覽作品中也相當常見,諸如剪裁拍立得紙張、在拍立得上作畫、運用顯影時間在畫面上隨機點畫等等嘗試,都醞釀出獨屬於拍立得的視覺風格。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官方展覽介紹:https://www.artmuse.ntnu.edu.tw/index.php/thepolaroidproject/
展覽論述中將這些再製歸納為「科技與藝術的跨域合作」的一部分,但實際看展時我覺得這個主題是次要的,論述原文中是「科技如何激發藝術的無限可能性」,若要說因為寶麗來開創了拍立得這個「科技」才導致藝術家創作衍生新的火花,那這不是「跨域合作」,畢竟二十世紀的攝影師大多沒參與拍立得底片的製作過程,雖然有「藝術家支持計劃」的支持,可本質上藝術家只是被技術升級推著走罷了,稱之為「藝術在科技發展下的演變」似乎更恰當。
展覽中也有請學生製作可互動的「光影走廊」區域,設計成拍立得畫面尺寸的生成式AI影像,讓觀眾在前方揮手改變畫面。這部分稱得上跨域創作,但於我而言就像故宮中的數位畫作互動那樣荒謬且多餘,更模糊了展覽焦點,畢竟這些影像中完全沒有展出作品,相反地,我也不認為應該掃描這些攝影作品再製成數位動畫,觀看原作往往更直接、更細膩,且這個展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集結這些攝影大師的作品,令台灣的觀眾也能認識這些大師之作。
這是我第一次造訪師大美術館,根據過往在台灣和其他國家看展覽的經驗,理所當然地認為展覽會有完善的語音導覽服務。師大美術館使用的是「Go Art」這個手機app,觀眾下載後可以掃描展場內有標註的作品圖像,app會自動辨識作品為何,並且附上語音導覽。
可實際上,這個導覽過程差強人意。以我自身經驗來說,下載app後一登入完就不斷閃退,詢問展場內工作人員後,得到了「app昨天有工程師維修,所以目前會有bug,可以去借導覽機代替」的回覆,但到了櫃檯又被告知該展不提供導覽機,或許該正視一下這兩端的資訊落差。
後來app開始正常運作了,但這個app並不以該展覽為主,所以介面中有許多其餘資訊,沒有足夠的指引來教導觀眾該如何聆聽導覽。真正開始聽語音導覽後,聲音應是由AI錄製,問題是我認為以這個展覽的作品量和重要程度來說,有導覽的作品數量過少,此外,掃描同一個藝術家的不同作品時,導覽語音都是同一個。儘管作品本身十分精彩,但師大美術館在線上語音導覽的部分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