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未盡》系列
自從上次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中,對於楊茂林《Made in Taiwan》系列其中一作的驚鴻一瞥,再次親眼看到他的作品,已是如今當代藝術館的個展。此次展覽由策展人龔卓軍訂定《神救援:楊茂林的內在英雄之旅》這一主旨。這個標題與我過去對楊茂林的作品印象相差甚遠:當那些本土的、政治的、家國的圖像,混合卡漫和電影主人公神祇般搞怪出現在面前時,的確難以朝「救援」這一方面聯想。
可當此次展覽中鉅細彌遺地展露了《花落春未盡》系列的新作時,我便再也無法對細緻筆觸和木質紋理結合下的迷惘視而不見了。在訪談影片中,楊茂林笑著介紹,這個「春」簡單地說,就是一口氣。碰巧遇到楊茂林本人現場導覽作品時,他指著《花落春未盡.烏鴉S2001》說,這是他的墓誌銘。回到訪談影片中,他雙眼含光,站在墓誌銘面前,真誠地笑說:「不必怕它,要面對它。」一、二樓間的訪談影片
如深海的安康魚,在混濁的世間散發微光。光線不刺眼,卻穩恆。
過去不自量力地寫過一篇分析楊茂林作品的文章:〈從楊茂林《Made In Taiwan:文化篇》看台灣文化混種現象〉,可實際站在真跡面前,卻又無話可說了。糾結那些國族符號和圖像學表達顯得荒謬。他不過就是個反覆強調自己如深海的安康魚一般,既自由又遠離人群的人嗎?在戒嚴的社會中成長的藝術家,難免將時局色彩帶進作品中,或是受到解嚴的突發影響,不得不將能量注入創作中。
成為自己的英雄吧。關心完世界後,記得回頭看看自己。
這本身就是一場救贖。
楊茂林現場導覽
作品多聚焦在深海生物
作品多聚焦在深海生物
源自《熱蘭遮記事》一作的符號
源自《熱蘭遮記事》一作的符號
展覽官方介紹: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7%A5%9E%E6%95%91%E6%8F%B4%EF%BC%9A%E6%A5%8A%E8%8C%82%E6%9E%97%E7%9A%84%E5%85%A7%E5%9C%A8%E8%8B%B1%E9%9B%84%E4%B9%8B%E6%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