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假工具書:09-1.關於角色(性格面向)

  貴安,從這個主題開始,就要正式進入與「故事」有關的環節了!太好了(?)

  先來個申明:

  圓型角色與扁型角色並沒有好壞之分,請勿過度吹捧、唾棄其中之一。

  這個部分我有去給自己科普一下,整理資料,分析兩者的優缺點。(2024年的我已經很清楚認識這個部份了XD)

  但,角色的個性真的能用兩種概念區分嗎?那是不盡然,內容中可能會提及一些心理學相關的東西。(還有我滿滿的拙見(笑)

  角色雖然不侷限於人,但下面我還是用人來稱呼比較方便:D

❈❈❈

  在介紹圓扁之前,我想先談談「人的性格」,每個人都有三個面向:

  (這部分是以前上學時的補充教材,我沒有再去查資料,因此請勿當作專有名詞。PS:我也不是讀心理學的。)

  一、他人所知的你(我稱為他知)

  二、你所知的自己(我稱為自知)

  三、包括你自己的任何人都不知的你(所謂的未知)

  然而,第三點是不一定存在的,可以視為「任何影響性格的可能性」(像是某隻在箱子裡不知生死的貓(被打)。

  而,一、二點是可以毫無重疊、部分重疊、完全重疊的。

  第一點就是「人的表面」,又稱為「表面性格」,也有人說「表人格」。(但對我來說人格和性格是有些不同的,因此一律稱為性格。)這就是外界所看到的你的樣子。

  第二點就是「人的裡面」,又稱為「隱性性格」,也有人直說是黑暗面,但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這就是只有你才知道的自己。

  第三點就是「人的可能性」,又稱為「未知性格」。舉例來說,有些人小時候很「安靜乖巧」,並且「表裡如一」,長大了卻「暴躁聒噪」,誰能料到這種轉變?連本人都不能,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

  至於何時才能斷言第三點不存在?那也只有死了之後才能確定。不過故事角色的話,親爹親媽的作者們自己當然知道了!請必須要知道啊!

  然後大部分的人都屬於,第一點與第二點部分重疊的類型,因此這樣的角色也會較為適合擔任主角一職,因為容易與讀者產生共鳴,就是看著有親切感。

  不過在故事中,不建議安排太多一、二點部分重疊的角色,因為相當無趣,可能造成人設重複、觀感疲勞、角色無獨特性、不鮮明等等問題。

  推薦小夥伴們在創造人物時,可以決定好這三種面向,而非隨便填上幾個性格,導致面對不同事件時,人物不知該用什麼反應面對,或是人物變得乾巴巴的,又或是錯過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時機,易有官方OOC的嫌疑。

  ──OOC:人物性格扭曲,偏離原始設定。俗稱「角色崩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認真的假寫作工具書,不拘泥於「學術理論」、「傳統理論」等,主要為個人經驗分享、寫作相關介紹,只有基礎中的基礎,亦在讓人簡單瞭解關於寫作的二三事,萬事無絕對! 如中若有科普內容,請以最新資料為主! 非專業身分,有豐富寫作、評文經驗,歡迎討論,但切勿拘泥💕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