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風險思維:韓中貿易出現逆差,韓對中貿易逆差恐成常態!貿易協議應審慎!

一、依賴中國市場,韓國貿易大翻船!韓媒︰韓對中貿易逆差,恐見不到底!


根據BusinessKorea報導,Statistics Korea數據顯示,韓中自由貿易協定在2015年生效後,因在半導體關鍵原物料方面高度依賴中國等因素,2022年起韓國對中貿易盈餘猛降,去年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是1992年與中國建交以來首見,且這個趨勢恐將持續下去。


南韓央行在去年底發布的報告中警告,南韓對中國貿易由盈餘變成赤字,主要因為中國已增加中間產品的獨立自主,並增強其技術優勢。


(See:2024/05/23,中國時報,半導體市場低迷 韓對陸首現貿易逆差、自由時報,依賴中國市場 大翻船!/韓媒︰韓對中貿易逆差 恐見不到底)


二、韓國對中貿易31年來首度出現逆差,根據分析:此一局勢恐將成為常態!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最新發布的進出口動向數據顯示,2023年前11月,韓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出現180億美元逆差,這是1992年兩國建交31年來首度出現貿易逆差。根據分析指出,這是因為韓國過於安逸地依賴中國市場的結果,並說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成為常態。


韓國央行去年12月公布的報告指出,由於中國在全球市場與韓國形成的競爭益增,韓國有必要進一步提升出口產品的對外競爭力,同時藉由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以改善當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出口結構。


(See:2024/01/14,聯合報,韓對中貿易逆差31年首見,中韓產業發生什麼變化?2024/01/15,中央社,韓國對中貿易31年來首現逆差 分析稱將成常態)


三、審視當年跟中國簽署FTA的韓國如今貿易逆差下場,簽署貿易協議應審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去年便曾分析指出:


2015年,中韓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時,有22個產業,9成以上產品免關稅,南韓民眾雀躍,而和南韓一向處在激烈競爭的台灣則如喪考妣。


當時,台灣媒體更紛紛示警:中韓FTA,台灣玩完!中華經濟研究院更出具報告直指台灣十年玩完!產業界一片悲鳴!


如今,中韓FTA從糖衣變毒藥,從順差變逆差,2023年首季,南韓對中國逆差78.39億美元,南韓媒體反而回過頭來羡慕台灣...


(See:工商時報,2023.04.22,中韓FTA糖衣變毒藥 老謝:南韓今羡慕台灣)


國家簽訂貿易協議的目的通常是要「解除既有的貿易障礙(包括進口管制與關稅)」,因此,簽署「貿易協議」必然造成「經濟利益的重分配」。例如,台灣於2002年以「台灣、澎湖、金門和馬祖的單獨關稅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主要便是承諾開放農產品市場,並逐步調降農產品關稅,藉以換取電子資訊業、石化原料等產業出口減免課關稅。


所以,兩國簽署「貿易協議」,必然造成「經濟利益的重分配與重大衝擊」。也因此,簽署「貿易協議」以前,必須審慎評估、並做長期性的考慮,那些產業可能獲得的利益以及那些產業可能遭受的衝擊,能否承受此等衝擊,並對該等產業進行補貼等救濟措施,以避免國家及產業得不償失。


韓中簽署FTA,起初嚐到甜頭,對中國頗有貿易盈餘,然而,貿易盈餘猛降,去年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從糖衣變成毒藥。如今,更恐將成為常態。誠令人不勝唏噓!台灣並該深自慶幸!


也因此,簽署「貿易協議」以前,務必一定要審慎評估、謹慎考量、小心為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法令多如牛毛,人事更是變化萬千。日常生活法律風險問題,因此,層出不窮,令人困惑,不勝其擾。此所以,倘若是平時就能了解日常生活法律的基本觀念,藉以提升風險意識與風險思維,應該便能夠讓一般人在面對糾紛時,可以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