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達摩祖師傳》電影觀後感。(袁振洋導演)

電影01:53秒~3:13秒處,印度三王子從樹上被老鷹驚醒而摔下來後,看見一老伯。
(老伯是影片中的達摩,而達摩是未來的三王子)
三王子: 「老伯! 請問這是什麼地方?」 
老伯: 「對你來說這是個陌生的地方,就算告訴你,你知道也等於不知道!」
三王子: 「你才不知道呢! 這是我的國土,將來我還要在這裡繼承王位!」 
老伯: 「你目前對自己的處境都不能把握,將來的是你能肯定嗎?」

為什麼老伯會知道三王子,目前對自己的處境都不能把握?

一般的解釋是:「因為老伯是未來的他,所以當然清楚現在的自己。」,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有過穿梭時空的能力,就會知道能力是基於活在當下的自由,而這份自由來自於無我的昇華、昇華、再昇華,是三層的無我後,自然擁有的認同(註1)。 

所以若三王子有活在當下,當老鷹俯衝一掠而過時,自己是能聞風起舞的順風而行,掉下來只因為對自己的處境都不能把握。 老伯是因為知道這樣的道理,而非是在回憶過去的自己,如果穿越時空的能力,不是靠極致得活在當下,那麼就無法正確準確地回到所屬的時空,這違反本身能力的特質,自然就會無法使用能力。穿越時空的能力本身就是在「雞生蛋,蛋生雞。」的良性循環裡,生生不息。 既然自己能達到極致同理共情的無我,那麼自然也不需要回憶,就能瞭解這個眼前的過去。

第二個問題來了! 為什麼有這樣子的能力,卻不給予最優極佳的選擇,而是要提示對方,自己瞭解未來,彷彿在對方眼前打開潘多拉的盒子,看起來像是奪走他的自由?

因為無我中的給予,本身的特質是逆熵,也因為追求完美的給予,才有無我的特質產生。 所以在確認對方的狀態後,就會發現對方目前最適合的接受,既然「過與不及都不好」,那麼尊重選擇,才能讓「活在當下」也生生不息。

至此! 才衍伸出兩個概念,一個是「沒有人會對他人不好,如果有,那麼一定是背後潛藏著惡劣的環境。」,另一個是「既然他人的不好,是因為承擔著惡劣的環境,那麼懲罰這樣的人,不就等同於對惡劣的環境認輸。」。 所以又很感謝「無我」,能讓自己在陷入這樣子無限循環的慈悲前,就能用歡喜心提早面對,就像這部電影,也許只是未來的自己到現在,只是說幾句話,甚至什麼事都沒做,但本身那顆一以貫之人人平等,可無限給予的心,還是能讓自己對良性循環的生生不息產生助益,而能到達「新陳代謝」同步「小周天」同步「大周天」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並非是約束或要求,而是君子正常活著的自然,說自強不息只是謙虛,能讓滿腔熱血的士子之心蓬勃地向上發展的,只是一顆想完美給予的心。 

目的地不是逆熵,結果卻看起來像。


註1: 在岳楊樓記中的「微斯人! 吾誰與歸。」,是一種跨越時空的等待,等待著的不只范仲淹,還有基因(DNA),以及正常會擁有的能力(及穿越時空的能力),只是現在大多數的人沒有,所以只能被誤認為超能力。 那麼無我的三層昇華是哪三層? 第一層是經由活在當下紀錄感受到的美好一切,暢快的呼吸是受、歡喜的給予是給,接著以旁觀者的視角去看眼前的一切,只為將所有提升昇華到更恰當適合,將同情共理提升至極致,自己還能活在他人的角色裡,所以是極致地「有眼耳鼻舌身意」帶來的「無色聲香味觸法」,對我來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所描述的是感受,而非是方式與初衷,初衷是給予、方式也是貢獻給予。 到達第一層後,只要想著還要給予更好地給予時,就會無止盡地彷彿活在他人的生命裡活出他人的自己,於是會來到第二層無我,知道什麼對他人最好、對環境最佳,能掌握恰如其分的給予、符合完美的時機,當中卻沒有自己,在這一層裡看見有人在穿越時空付出奉獻自己,能感受到這份穿越時空給予的盡情,卻知道還沒有能力,因為不認為那是自己,直到從他人的眼裡心裡感受到這份給予達到目的,完全符合自己還想給予的屬性與姿態時,才到第三層給予。 在第三層給予裡,是無限支撐著自己,也是自己支撐著無限,在這裏還會盡情聽見DNA講訴人類的故事,而自己是完全地傾聽,同時也是完全地在付出給予,「施比受有福」在持續進行,宛如連良性循環的大周天本身,都在等待這樣的生命。 應該說穿越時空的能力,因為這樣而誕生,而誕生的同時,彷彿已設立條件,但這些卻並非是條件或制約。

逆熵不是目的地,給予就自然會到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達摩祖師傳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