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學生時期讀書都會選修課程學習,增加自我的知識學識,在佛教裡也有必須修學的五類學術。

何謂五明

印順法師在《佛在人間》中說:「從前彌勒菩薩,曾總括應該修學的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應該修學的五類學術。

一、聲明:是語言文字學,包括有語言、訓詁學、文法、音韻(也通於音樂)、文字學、文學等,即語言表達及書寫、著述能力。

二、因明:因是原因,理由,這是依已知而求未知,察事辯理的學問。在語言方面,是辯論術;在思想方面,是理則學邏輯。已證內明的菩薩,可以藉此辯駁外道的異論,令未相信佛法的人相信,令已相信的人信仰更加堅定。

三、醫方明:這是醫、藥、生理、優生等學問。醫學藥學乃至咒術(陀羅尼)等,可助強身健體,並醫治別人的色身病苦,拯救眾生。

四、工巧明:這是基於數學,所有的物理科學,以及實用的工作技巧。藝術科技、工藝、農業等,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藝。

五、內明:上四種為共(外)世間的;佛的教育,是在這共世間學的四明上,進修不共的佛學,所以叫內明。佛學教理學、哲學,為五明之首;對佛教而言,即三藏。對已證實相的菩薩,內明既利自己修行,又可幫助他人開悟。對婆羅門而言,則是指研習四吠陀論。

以上取自維基百科及佛門網文章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體悟心得

在學生時有需要學習的學識知識,而在佛學中也有必須修學的五種學術。在聲明裡語言、文字、音樂書寫能力都有學習,在因明中必須深入佛法才會具備辯論能力,這就會從內明裡五明之首,自我要去精進了解佛法深入經藏,可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解開內心煩惱淨化自心,所以內明是最重要。🌠

在醫方明能幫助他人解決色身病苦,以藥師佛的願力幫助眾生,平時會參與中醫理療志工服務,會涉略健康養生方法,自我可強身健體也能幫助他人,其實蔬食就是對健康很有幫助。😊

從工巧明來看學習一些工作技藝,能對社會上能有幫助,從事設計工作,的確當佛寺道場需要設計都可以運用到幫助道場圓滿,不管是藝術、科技、農業等等⋯都對社會很有幫助💪所以人生中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學習自我成長也能幫助他人😆😊🌈💕

avatar-img
60會員
36內容數
美味蔬食、心靈善法、健康養生、神秘探索、生活日常、身心靈淨化、書籍、音樂、電影、影劇分享、星座命理心測樂園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梵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顆大樹的長成,需要因緣和合該能成果,陽光、空氣、水、地球養分讓一顆大樹能成長茁壯,他也是從一粒種子漸漸長大⋯ 老子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人都知道學習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必不可少,世間做學問尚且如此,何況是調伏熱惱、啟發自性智慧的成佛大道!
生活的宇宙間存在真理,世間一切都不離開這個原則,人間世間的自然法則,隨時都在變化無常中,需深思其中的道理。 三理 「三理」—物理、生理、心理。 四相 物理:成住壞空 「物理」包含成、住、壞、空四相,所以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常住的。 生理:生老病死 人的身體變化稱作「生理」,包括生、老
個人的氣質修養,是從環境家庭教育漸漸養成,一個家庭風氣會影響社會,進而大到世界,從家庭教育風氣養成,一代一代的傳承,是傳承什麼呢? 古人云 《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意思是累積善行的人家,必有多餘的吉慶留給後代;累積惡行的人家,必有多餘的災殃留給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人人皆知,在歧路眾多的人生中,「友朋」往往居其關鍵之處;人生既不可無友,交友便不能不擇。 嚴長壽 嚴長壽先生說《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 1.普通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閒事,賺的是工資,想的是明天。 2.生意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項目,賺的是利潤,想的是下一年。 3.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人常在生活中面臨很多障礙困境,生活上、心理上、身體上、環境上、人事上的障礙⋯⋯,而所有的障礙都源自於內心叫自我設限。 自我障礙 “自我障礙(self-handicapping)”又叫“自我設阻”,“自我設限”,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留有面子而產生的心理,從而通過行為體現出來。 成因 自我障礙行為
一顆大樹的長成,需要因緣和合該能成果,陽光、空氣、水、地球養分讓一顆大樹能成長茁壯,他也是從一粒種子漸漸長大⋯ 老子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人都知道學習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必不可少,世間做學問尚且如此,何況是調伏熱惱、啟發自性智慧的成佛大道!
生活的宇宙間存在真理,世間一切都不離開這個原則,人間世間的自然法則,隨時都在變化無常中,需深思其中的道理。 三理 「三理」—物理、生理、心理。 四相 物理:成住壞空 「物理」包含成、住、壞、空四相,所以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常住的。 生理:生老病死 人的身體變化稱作「生理」,包括生、老
個人的氣質修養,是從環境家庭教育漸漸養成,一個家庭風氣會影響社會,進而大到世界,從家庭教育風氣養成,一代一代的傳承,是傳承什麼呢? 古人云 《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意思是累積善行的人家,必有多餘的吉慶留給後代;累積惡行的人家,必有多餘的災殃留給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人人皆知,在歧路眾多的人生中,「友朋」往往居其關鍵之處;人生既不可無友,交友便不能不擇。 嚴長壽 嚴長壽先生說《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 1.普通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閒事,賺的是工資,想的是明天。 2.生意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項目,賺的是利潤,想的是下一年。 3.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人常在生活中面臨很多障礙困境,生活上、心理上、身體上、環境上、人事上的障礙⋯⋯,而所有的障礙都源自於內心叫自我設限。 自我障礙 “自我障礙(self-handicapping)”又叫“自我設阻”,“自我設限”,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留有面子而產生的心理,從而通過行為體現出來。 成因 自我障礙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