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人、土地與自然的關係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養息。

  比如前陣子花蓮不斷發生的地震,讓人們感到驚恐、害怕,但對土地來說,卻是深層的地球在釋放累積的壓力和能量。因為長期以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使土地產生許多的傷痕,地震雖然會帶來人類生命的傷亡,卻能夠適時讓已經被過度開發的土地,暫時阻隔人類的進入,恢復生息。

  這是大自然運作的方式,地震或是自然災害,並不是要讓人們產生更多的恐懼,而是藉由這個機會去思考人與土地、環境的關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然環境?有些時候是不是開發過度了?人類的生活需要這樣嗎?怎麼做對地球才是永續的發展?

   每當內心感到沉悶,我會想回到山林,去接近大自然。在山林裡,可以很自然地感受到身心的舒緩及放鬆。都市過多的人群與慾望,長期累積下來很容易造成身心疲憊無力,產生健康上、心靈上的危害,甚至引發心理憂鬱。

 💓然而離開山林後的日常生活,我們又可以怎麼做呢?

  可以試著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和身心變化,比如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自己的情緒和心情還好嗎?看了新聞後是否感到悲傷、憤怒或是擔憂?我們可以先將外在事件與自己隔離開來,再去感受自己內在升起的情緒來自哪裡?好比感到「擔憂」,原來是內心害怕變化後可能會經歷失去,那種無法掌控的感覺讓自己產生了「擔憂」的情緒。

  試著去看見情緒,找到情緒的根源,就是在照顧自己的身心。若能對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多一份關照,自然而然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也能慢慢找到平衡,因為我們和外在的關係就是與自己關係的延伸。

  外在彷彿一面鏡子,呈現出我們內在的樣貌,將內心的狀態顯化在物理實相上。當逐漸找回與自己的連結,內心自然會知道怎麼做才是對地球最好的方式,就能少一些擔憂,多一份踏實和安心。

  自然有祂自己的運作方式,人與群體的關係亦是如此,在看似突如其來的變化裡,總能找到事件背後運行的規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