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魏書十一合集(六)-北海王修】

raw-image

王修。這個玩光榮三國志應該都會加減用一下的內政角色,是山東北海人。王修七歲的時候,媽媽過世了。那天剛好是拜土地公的日子,叫做「社日」。隔年,大家又要拜拜的時候,八歲的王修就在那邊哭母,哭到大家決定不要拜土地公了。

喔,漢朝是春天拜土地公,祈求收成,是一個歡樂而熱鬧的節日。唱歌跳舞,喝酒玩遊戲。

為了個孩子,大家不慶祝了。孝感動天故事有沒有?

我是沒在信這種事情,王修的背後一定有什麼。陳壽根本不記王修的爸爸是誰耶。

時光匆匆,二十歲的王修,前往南陽遊學,借住在張奉家中。結果張奉全家都生病,也沒有親戚鄰居來照應,王修就留下來照顧大家,等大多數人的病都好了才離開。

有沒有一開章就兩個鬼故事的三國人物?

這叫人怎麼讀?

好,第三。

卻說董卓入洛陽之後,打發孔融到北海國去當國相。王修很孝順嘛,就被孔融舉了孝廉,任為主簿,負責高密縣令的職務。以前真是不懂,現在我很肯定告訴你:這就是孔融舉了朝廷沒有收的意思。

三國好多這種事,大官給上表就算數,壓根不管朝廷認不認帳的。劉備也表過孫權當車騎將軍徐州牧啊,孫權一輩子也沒踏上徐州的土地(哭咧)。

其實王修也沒有受,王修是跟孔融說,邴原比較適合,你推舉他吧。孔融不聽。有個記錄是說最後王修舉孝廉,邴原舉有道,總之是不可能行的啦。

剛好陳壽也真的寫出來了:「舉孝廉,脩讓邴原,融不聽。時天下亂,遂不行。」

這邊王修處理高密縣的時候,又有一個故事。

是說當地有個姓孫的豪俠,泰山寇也有姓孫的,黑幫家族先蓋個章。那孫大俠就是會收門客嘛,收犯法的人,當地官民都拿他沒法子。王修聽說了,就帶著公務員跟老百姓去包圍孫家……這故事最棒就是這裡了,陳壽明寫著是「吏民」,不是兵。

前面張範他們才說過:你當個地方官,沒有得到士族支持之前,是沒有作戰能力的。王修傳補充給你看。

好啦,一樣是公務員老百姓上門,孫大俠鳥他們嗎?來個閉門不出。

王修就下令攻打。

欸這些不是士兵喔,喊打誰敢上?沒人敢上。王修補充:「敢有不攻者與同罪。」

孫生這下可怕了。

怕啥?

一旦王修要治整個高密縣的罪,那會發生甚麼事?你未來人你知道王修孔融沒有兵力,孫生可不敢賭,趕快把犯法的門客交出。

北海黑幫孫老大都願意賣王修這個面子,那許許多多的豪族,自然就是跟上了。

附帶一提,高密縣還幫鄭玄設了一個鄭公鄉。

也就是說,王修靠這個「虛張聲勢」之計,幫助孔融在北海站穩了腳步。

不過,也僅僅是第一步。

北海不但正經歷著黃巾賊的洗禮,各地也多有反叛。

比方膠東的公沙氏,就徵召了部曲之後,開始建築防禦工事,根本沒有要響應孔融的指揮。王修帶了幾個騎兵,二話不說闖進人家營門,斬殺了主事的公沙兄弟,鎮壓公沙家族來配合調度。

每次孔融有難,王修不管是上班還是假日,一定都第一個趕到孔融身邊。

王修其實是武將吧?

重要的是,陳壽寫這一堆,要先表示王修很講究「義」。接著筆鋒一轉,王修就開始給袁譚打工了。

沒錯,孔融最後是被袁譚驅離北海的。為什麼王修沒有跟孔融一起走?甚至最後袁譚被曹操所殺,王修還出來說:「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歛譚屍,然後就戮,無所恨。」

人品有問題的,不是王修。而是孔融。

【北海相孔融】

裴松之在魏書十二的《崔琰傳》裡頭,為魯國孔融建了一大堆補充資料。

以前寫過《後漢書》,跟《續漢書》的內容大同小異。這次直接從司馬彪的《九州春秋》來。

「融在北海,自以智能優贍,溢才命世,當時豪俊皆不能及。」

這需要翻譯嗎?孔融覺得自己是那個超世之才,很明白吧?孔融自己立下大志,開始徵召兵馬,準備武器鎧甲:「與羣賢要功,自於海岱結殖根本」

意思是跟賢者們拉關係,打算在青徐生根茁壯,當軍閥啦。

孔融敬鄭玄,請王修,禮邴原等等行為,這裡說都是為了做一個軍閥而做準備。挺有道理啊,哪有劉焉劉表袁紹做這種事就亂臣賊子,孔融做就漢之忠臣好棒棒。

天下的烏鴉都是一樣的。

事實上,陳壽在《王修傳》也側面透露這個事實。

公沙家雖然備了軍,但不願意配合。除了黃巾賊,更有其他地方勢力直接攻擊孔融。或是你要相信當時就是天下皆醉,只有一兩個能人志士像是劉備啦孔融啦獨醒,也是可以的。

繼續往下看。

孔融不願意像一般的郡守一樣,處理好事務,定期回報上面。這個就算司馬彪黑他,當時整個關東都沒有這種太守吧。

不過後面砲的就有點意思。

司馬彪說,孔融在任用人的時候,喜歡奇異的、輕佻的。事實上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大德,孔融都是裝作很尊敬,但只跟他們打高空。

比方鄭玄,孔融稱其為「公」,用子孫禮侍奉。經常跟鄭玄談論教育應該如何如何,官府也當如何如何。但真的要實行,孔融就表示辦不到,有很多難關要處理。

對,我們都知道理論要實踐,會碰到許多「人」的阻礙。

如何解決人的問題,是政治的重點所在。

問題是,你以為孔融是什麼好好先生嗎?

他執法甚嚴,如果有被他檢查到租稅少繳,他一早上就能處死五個督郵。(劉備表示)但因為他喜歡那些奇怪輕佻的人,所以實際上欺壓百姓,瞞騙上級的行為,仍是在他的治下盛行。

後來,有一支幽州的軍隊到來,大家都以為是來攻打北海,非常驚恐。孔融獨自前往說服安撫他們。很勇敢很厲害沒錯,但才一轉身,孔融就連忙去找其他軍官合作,趁夜襲擊這支幽州兵,進而奪取指揮權。

只是沒過多久,幽州兵就叛逃了。

接下來一段是黃巾入侵的事情,這跟劉備與太史慈傳的紀錄差異太大,是說孔融無力抵抗,又遭到其他人背叛,只能逃往徐州。

但未必就是假的。

我還記得劉備接掌徐州時,孔融是有出來說話的。這個先主傳很好找,有興趣自己去看。

司馬彪接著說:「後徙徐州,以北海相自還領青州刺史,治郡北陲。欲附山東,外接遼東,得戎馬之利,建樹根本,孤立一隅,不與共也。」

也就是時間沒錯的話,孔融支持了劉備接管徐州,然後他自己想要趁亂去奪取青州。

《續漢書》:「劉備表融領青州刺史」

孔融有什麼本錢?

司馬彪覺得他沒有:「戰士不滿數百,穀不至萬斛。王子法、劉孔慈凶辯小才,信為腹心。左丞祖、劉義遜清儁之士,備在坐席而已。

這跟《後漢書》真的是「一個孔融各自表述」了。

本來,只讀過《後漢書》的我,當然是覺得司馬家又在抹黑。但《三國志.王修傳》看起來,卻是傾向司馬彪的說法。

「左右稍叛。連年傾覆,事無所濟」。

即使如此,王修仍然盡忠孔融。

老實說,曹魏的史書對於袁譚的治理也不會有甚麼好話,王修一樣是「備官而已」。不過你想想,王修忠於兩任立場迥異的地方官,會沒事嗎?

前面說他是武將,這種看看就好,主要是孔融的軍力、袁譚的軍力,都必須仰仗王修來「建立」。

其實王修傳一開頭在說他「孝感鄰里」,就已經在暗示這件事。

王修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士人,他支持的人,就能夠得到地方一定程度的支持。而他並非世家,也非學府出身。

他是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