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103. 《金剛經.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導讀三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隨緣常轉,相續顛倒,由無持故,心即流散,如水流柱。流轉之心,皆是妄識所緣,住於虛妄,是為妄心,不住於真實,非心所住。流轉之心者,中間一動,妄見塵相之生滅有無,塵起則心起,塵滅則心滅,妄心生生滅滅,無有常在。心既妄動,即非恆常不變,生滅起,入生死,而有過去、現在及未來之知見,此為「時間」之所以成。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之「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即言妄心生滅相續,如水流柱,乃成時間之遷流、生死之輪轉。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是如來知眾生心心數法,亦是如來知眾生若干種妄心,皆為非心,生滅無常,了不可得。《維摩詰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如來知眾生心心數法,是大圓鏡智性清淨,離諸塵染,遍虛空,盡法界,圓滿無缺,內外明澈,洞察萬物,了了分明知一切,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即是常住,常住真心,則無起滅,是離攀緣所緣,不妄見塵相之生滅有無,是照了諸法實相,覺了法性無生,是「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有佛眼,佛眼見眾生心,如水流柱,所謂過去心、現在心,以及未來心,皆為非心,盡皆了不可得。故《金剛經宗通》云:「所貴佛眼者,不取其能知眾生之妄心,取其知妄心皆不可得也。妄心既不可得,即是真心,真心不滅,是名為心,此之謂正知正見,豈彼肉眼比智可及乎?」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何是「不可得」?僧肇法師註曰:「聞說諸心,謂有實心,故須破遣,明三世皆空。故論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起,現在虛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虛妄者,無實云虛,反真云妄,非真實恆常不變,即是虛妄。三世皆空者,即言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若有所得心,其心亦是妄。〈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須菩提:「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離相寂滅分第十四〉須菩提白佛言:「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即言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實無有生。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所謂一切法,畢竟無生。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亦復如是,是本來不生之相。佛眼圓通,照了諸法實相,覺了法性無生,於相而離相,遠離一切相,是故名為如來。此分之前,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斷除眾生之人法二執,我身本無,寧有壽者?而在這裡,則是以三心了不可得,闡述「壽者相」。「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即言壽者之相,畢竟無生,是本來不生之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另外各位也可以參考筆者於2023年8月24日分享的文章:【14. 三心不可得】。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主祀: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辦理:收驚,身體,工作,家庭,學業等,不收費 ❖分享:經書導讀叢書結緣 ❖時間:每週六、日 AM8:00~PM8:00 ❖堂址:台中市大里區 ❖預約: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4756742031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