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仔kula|鑽進台南老宅咖啡空間裡,找尋有安全感的美味餐食

窟仔kula|鑽進台南老宅咖啡空間裡,找尋有安全感的美味餐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窟仔kula」的格局很特別,台南老屋的窄長空間,以及建築採光不足的先天條件,都讓室內呈現一種幽暗的神秘感。這股特殊的氣氛也化為品牌視覺的圖像,像是一個偷窺的小人偶會藏於各個角落。

raw-image

位在忠義路的小巷弄內,又是台南頗具口碑的本事空間設計操刀的餐飲空間,台式的磨石子地板、奇特的錯位夾層結構,沒有破壞建築原先的結構,都讓老宅空間顯得更為有趣!

肉醬咖哩飯

「窟仔kula」一直有被"被台式料理耽誤的咖啡館"的美名,雖然最受歡迎的是"炙燒豬肉飯",卻發現菜單有另一道以南瓜為基底的"肉醬咖哩飯",清脆的生菜份量非常多,還使用了香料孜然,水波蛋攪拌開來,整體的清爽滋味相當迷人~

raw-image

鳳梨冰茶

店家自製的鳳梨果醬,做成沁心冰涼的鳳梨冰茶。

座位區在這兩層樓之間的夾層空間裡,很好奇以前的居民都是利用來做什麼的呢? 這扇窗望出去則像是天井的功能,也躲了個掉下去的小人偶,能在屋裡找到他的蹤跡,不管是餐食或是整個空間的體驗,都帶給客人們,一種可以躲在這裡的安心感。

raw-image
raw-image

窟仔kula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58巷13號1樓
營業時間:14:00至22:00(鹹食供應時間14:00~21:00或售完)
定休日:週四公休

*低消每人一杯飲料、無提供訂位服務


avatar-img
Celine 寫在這裡
13.2K會員
645內容數
寫作是一種治療、酒精是靈魂安慰劑;壞品味是一種絕症、懂得生活才是絕佳的處方籤。Celine 寫在這裡,記錄一些關於咖啡、美食、與美學生活的感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eline 寫在這裡 的其他內容
位於南寧街的「StableNice BLDG.」,由台南餐飲業界常見的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將雙連棟的50年老宅一樓改建成咖啡館及選物店,保留許多老宅特色同時增添新世代的場域動線規劃。 大部分的咖啡店都追求美的路線,但我會形容這是個很帥的地點。
老闆説在台南的生活就是要任性,主張「一手咖啡、一手甜食 」的理想生活態度。這是我對蝸牛巷內的Everything Coffee 任事咖啡最初的印象。
二進式的老屋,利用中間的院落小庭園,為室內導入完美的光線, 早上9點以咖啡店開門營業,選用台北名店RUFOUS coffee的咖啡豆,冰滴、手沖、義式咖啡等選項都沒少,但最特別的還是咖啡調酒的選擇,如此引人入勝的氣氛下,怎能不點上一杯呢?
祕氏咖啡總共有三處,在台北師大附近的是老上海租界,嘉義祕氏是日式老屋,至於在台南則是定調為香港九龍城寨,濃濃的港式風情。 大部分的觀光客到台南只會逛永樂市場,鮮少的人會跑來市場的二樓喝咖啡,灰暗的空間中真的有居民住在這裏,而外頭的風景是他們曬衣服的地方。
台南成功大學商圈附近的咖啡店穴居Cave Cafe,曾聽過一位台南出身的朋友,形容這地方是他返鄉可以躲避的洞穴。 店家在地址資訊欄上也寫著「育樂街152號底層」,實際走訪一趟,會發現這個利用建築的高低錯位差而開設的店面,在巷弄間看來比較像是地下室的結構。
原本是在臺南街頭的的咖啡外帶攤車,落腳於臺南美術館二館對面的小店面,麻雀雖小的空間,卻是單品手沖與義式咖啡機都兼具,加上採光明亮,倒也不覺得因為狹小就少了舒適感。 許多客人坐在店外騎樓上的畫面,甚至可以外帶咖啡去坐在對面臺南美術館的階梯上,隨性自在地喝咖啡,也更添幾分在台南生活的愜意。
位於南寧街的「StableNice BLDG.」,由台南餐飲業界常見的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將雙連棟的50年老宅一樓改建成咖啡館及選物店,保留許多老宅特色同時增添新世代的場域動線規劃。 大部分的咖啡店都追求美的路線,但我會形容這是個很帥的地點。
老闆説在台南的生活就是要任性,主張「一手咖啡、一手甜食 」的理想生活態度。這是我對蝸牛巷內的Everything Coffee 任事咖啡最初的印象。
二進式的老屋,利用中間的院落小庭園,為室內導入完美的光線, 早上9點以咖啡店開門營業,選用台北名店RUFOUS coffee的咖啡豆,冰滴、手沖、義式咖啡等選項都沒少,但最特別的還是咖啡調酒的選擇,如此引人入勝的氣氛下,怎能不點上一杯呢?
祕氏咖啡總共有三處,在台北師大附近的是老上海租界,嘉義祕氏是日式老屋,至於在台南則是定調為香港九龍城寨,濃濃的港式風情。 大部分的觀光客到台南只會逛永樂市場,鮮少的人會跑來市場的二樓喝咖啡,灰暗的空間中真的有居民住在這裏,而外頭的風景是他們曬衣服的地方。
台南成功大學商圈附近的咖啡店穴居Cave Cafe,曾聽過一位台南出身的朋友,形容這地方是他返鄉可以躲避的洞穴。 店家在地址資訊欄上也寫著「育樂街152號底層」,實際走訪一趟,會發現這個利用建築的高低錯位差而開設的店面,在巷弄間看來比較像是地下室的結構。
原本是在臺南街頭的的咖啡外帶攤車,落腳於臺南美術館二館對面的小店面,麻雀雖小的空間,卻是單品手沖與義式咖啡機都兼具,加上採光明亮,倒也不覺得因為狹小就少了舒適感。 許多客人坐在店外騎樓上的畫面,甚至可以外帶咖啡去坐在對面臺南美術館的階梯上,隨性自在地喝咖啡,也更添幾分在台南生活的愜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