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閱讀|讓自己更快樂的情緒課

raw-image

📘閱讀書名

讓自己更快樂的情緒課: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文獻筆記

第1章 了解認知行為治療法

■ 認知行為治療法就是「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認知行為治療法是一種透過改變思考方式來改變心情的治療方法。為了改善不安或沮喪的情緒,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現在的思考方式、會在什麼場合產生什麼反應或者採取什麼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法的基礎就要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

■ 你的情緒從何而來?

認知行為治療法的目的並非「抹除情緒」,而是「控制情緒」。

■ 嘗試將情緒數值化

回顧自己情緒的強度時,數值化可以幫助你更明確理解自己的情緒。

■ 心理狀況與身體之間的關係——認知模型的四大要素

「生物反應」、「情緒」、「行為」、「認知」四大要素對彼此都有影響。

要控制「情緒」或「生物反應」其實很困難。既然如此,就表示我們不必改變「情緒」和「生物反應」,只要能改變「認知」和「行為」,就能間接使「情緒」和「生物反應」冷靜下來吧?

這就是認知行為治療法的基礎思想。從「認知」和「行為」的角度切入,改善症狀、心情、情緒就是所謂的「認知行為治療法」。

■ 何謂認知——看待與思考事物的方式

「價值觀」、「人生觀」、「信念」我們就稱為「認知基模」或者是「核心信念」。

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會透過這個「認知基模」瞬間產生「自動思考」。

■ 你的「思考模式」是什麼?

  • 二分法思考:過度用二選一的方式看待事物
  • 過度的一般化:認為一件事就代表所有狀況或特徵
  • 選擇性的擷取:無視積極正面的部分,只擷取負面的部分
  • 讀心術:毫無根據地揣測對方的態度和行動
  • 對號入座:一有問題就覺得和自己有關
  • 「一定.必須」的思考模式:對個人或他人的行為抱有強烈的義務感
  • 敗局思考:毫無根據地就認為一定會面臨最糟的結果
  • 小看自己:輕忽良好成果的重要性

第2章 嘗試認知行為治療法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在一九九五年提倡「理性行為治療法」,其中的ABC理論就是三列表法的基礎。三列表法是一種藉由將焦點放在「事件」(Activating event)、「認知」(Belief)、「結果」(Consequence),重新建構認知的治療法。

「事件」本身不會製造情緒。情緒是「認知」帶來的結果,而且是在自己心中產生的。

認知行為治療法並不會因為改變思考方式,就讓負面情緒完全消失歸零。

認知行為治療法的目的並不是要完全消除情緒沮喪或不安,而是幫助你減輕沮喪的程度。


第3章 提升認知行為治療法的效果

■ 靠「後設認知」客觀掌握自己的認知狀況

思考自己的「認知」,就稱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Meta具有「多層的」含意。雖然平常不會注意到,但其實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有很多層面。想像自己心中存在好幾個擁有不同觀點的自己,或許會比較容易理解。

嘗試以冷靜客觀的立場,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我經常用靈魂出竅來比喻,請想像你隔著一段距離,看著另一個自己正在思考的樣子。

我知道一個能夠順利應用後設認知的訣竅,請容我繼續說明。這個訣竅就是用「引號」自言自語。具體的作法是在「自動思考」之後加上「……其實我有這種想法」。

也就是像這樣——「『竟然把我當成笨蛋!少瞧不起人了!」其實我有這種想法。」

只要加上引號,焦躁的程度就會稍微減輕。

■ 寫「行動紀錄表」——自我監控的重要性

開始記錄之後就會有很多發現,例如心情有時候會隨天氣或星期而改變。你也有可能會發現自己因為某件事而情緒失落。像這樣每天記錄,就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行為或思考,這就是行為記錄表的優點。

■ 加入「正念」的概念——專注在當下這個瞬間

所謂的正念,就是「專注於現在這個瞬間」。

正念不會做認知行為治療法中的「認知修正」。

即便心中出現悲傷、憤怒、不安、緊張、抑鬱等情緒,也不會勉強抹除這些情緒。即便腦海中縈繞責備自己或者想攻擊對方的想法,也不會試圖改變想法本身。

只是單純體會這個瞬間感受到的東西,知道自己心中覺得:「啊,我現在希望那個人能理解我,但他就是不懂,讓我覺得不甘心、傷心又憤怒。」然後就這樣放著不去管。

不繼續往下挖掘悲觀的思考,把這些想法當成河川上漂流的一片樹葉,任它在河裡漂流。


📝閱讀心得

認知行為治療法的基礎就要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

這本書很淺顯的介紹認知行為療法各種重點,十分不錯。

「價值觀」、「人生觀」、「信念」我們就稱為「認知基模」或者是「核心信念」。

這也能參照到NLP的「信念系統(beliefs system)」:

信念(Believes)、價值觀(Values)和規條(Rules)統稱為“信念系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意念行為的思想基礎。信念系統使我們的大腦能自動地去思考和行動。自動的意思是由潛意識完全控制,由意識去注意環境中出現的信息。—《重塑心靈: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雖然NLP有爭議,不過也有許多可取之處,例如認知行為治療法的核心觀點「認知重構」,在NLP中則稱為「換框法」,我認為比起學術感的「認知重構」,「換個框架看事情」更容易理解與使用。

而關於「認知偏誤」書中提到二分法思考、過度的一般化、讀心術、「一定.必須」的思考模式等等,NLP統整為:上堆/下切/平移法。上堆概念化、米爾頓模式;下切具體化、後設模式;平移隱喻法。更簡化則只需記住:刪除、扭曲、一般化。

此書後段除了介紹認知行為治療法,也介紹了後期發展,如加入「正念」的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後設認知治療概念等等,是本淺顯又廣泛的易讀小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