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路的時代,我們都會嘗試,在網路上找尋所需要的資訊,但有時我們會進入某個網站,但明明知道該網站,會有自己所需要的資訊或功能,但找了很久卻不知道,要點哪個按鈕,才能進到想要的資訊頁面,或者是點了某按鈕,但發現裡面卻跟自己想要的資訊頁面無關。這種事情,尤其是大型的品牌網站或政府的網站,特別容易遇到。如果您也曾有過這樣的困擾,其實你遭遇的問題,就是不良好的「資訊架構」網站。
所謂的資訊架構,根據書籍「資訊架構學」所說,很難用幾句話,就去定義什麼叫「資訊架構」,但難定義時,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在它良好存在時,你並不會刻意發現它,但在它不良好存在時,你就會有明顯感受。
以現實的生活來比喻,想像我們正在開車,此時「資訊」就像我們手上的地圖,它有條理呈現出城市的規劃。
「架構」就像我們看到的地址,如某某地址為: XX 市 XX 區 XX 路 XX 號
,藉由地址,就可以快速地得知目的地,位在哪個行政區、哪條路、第幾個門牌,我們可以藉由架構快速的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
僅有「架構」是不夠的,還需要搭配「良好的搜尋與管理」,如同路上的「路標」與「交通號誌」,我們才知道我們目前在哪裡,該如何前往目的地。
如果缺乏任意元素,像是路標做的不明確或錯誤,我們就會迷失在城市中,此時我們就會抱怨交通設計很爛。如同有時候,我們會抱怨某個網站或產品很難使用一樣。
從上述開車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理解一個網站或產品,為什麼需要好的資訊架構。一個好的資訊架構,除了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找到資訊外,還有以下這幾種優點:
● 增加客戶忠誠度:網站容易找資訊且好用,會提升客戶的滿意度,並願意回頭或長期使用網站與產品。
● 強化網站的 SEO:可以幫助搜尋引擎更好的了解網站,進而提高網站的排名,增加 SEO 的流量。
● 增進擴充性:網站的資訊架構分類良好,添加新內容與增加功能。可以更快速且簡單,讓網站更容易擴充。
● 提升商業目標達成率:客戶容易找到資訊,與達成使用目的,網站就有機會導引客戶去達成網站想要的商業目標,取得利益,如:網站推廣有機水果文章,讓客戶了解,進而從網站購買有機水果。
我們知道資訊架構優良的好處,可以用以下的幾個方法,去幫助我們研究出好的資訊架構,並設計在我們的網站與產品:
● 用戶訪談法:直接對客戶進行一對一的訪問,了解客戶的背景、需要的資訊、產品與網站的使用狀況與客戶的建議,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客戶怎麼使用我們的產品、尋找資訊的方式與分類。
● 卡片分析法:將需要分類的功能與資料名稱,寫入一張張的卡片,可以大約給用戶 20-25 張,請客戶對這些卡片進行分類,並用便利貼寫上該分類名稱,讓我們能快速了解客戶是怎麼分類這些資訊。
● 競品分析法:去研究直接競爭、間接競爭對手的產品,怎麼進行資訊分類,研究其資訊架構的優缺點後,將優點根據自身產品的商業目標進行改良;同時將缺點拿來檢視自身產品,是否有相同的缺點。
● 用戶測試法: 如果將網站或產品設計完,可以進行雛型測試,讓客戶進行使用,從中了解客戶的使用狀況,去回頭改善設計。
以上四個方法,會建議至少兩種方法搭配使用,如上圖所示,部分方法,在設計完成的前後,都可以使用,有些方法則是建議設計前使用,端看網站與產品的目標為何。
● 大腦會試圖分類:人看到複雜的內容,會感受到壓迫感,大腦就會試圖進行分類,幫助我們可快容易的認知狀況,因此資訊架構就是降低大腦的分類負擔。
● 你的資訊架構為誰設計:販售兒童商品網站,商品目標客群是兒童,但其實網站需要為了父母的資訊架構去進行設計,才能有效的讓父母找到適合兒童用的產品,而不是根據兒童去進行童趣化的設計,這樣可能導致父母使用不順暢,降低購買率。
●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在做資訊架構時,偶而會遭遇部分資訊可以分在兩種分類,如:今天你是一間生鮮電商,番茄有些客戶認為是蔬菜,有些客戶認為是水果,這種兩種分類都可以的狀況。其實就會建議在兩個分類都可以放入番茄,讓客戶好找到商品。
不論是產品或是網站,都要根據客戶與商業目標,去定期的檢驗資訊架構的狀況,確保客戶可以有良好的體驗,才能讓網站與產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