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此闋詞為悼亡詞,蘇軾於1075年正月二十日,在密州夜夢妻子王弗所作,此時王弗已去世十年之久。
蘇軾一生共有二妻一妾,第一任妻子即為王弗,他們結婚時,王弗16歲,蘇軾19歲,少年夫妻恩愛非常。
〈亡妻王氏墓誌銘〉:「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肅聞。」王弗性格謹肅,對待長輩認真謹慎。在蘇軾擔任鳳翔府簽判時,她也會提醒蘇軾「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能見她的慎重小心。
除謹肅的性格外,王弗同時敏而靜。蘇軾與王弗剛結婚時,不知王弗能讀書,只要蘇軾在讀書,她就在後頭跟著一起看,蘇軾在王弗墓誌銘寫道:「其後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可見王弗靜巧,頭腦靈敏,內斂而不外顯。
王弗於1065年,27歲卒,一開始下葬京城,蘇洵對蘇軾說:「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諸其姑之側。」未到一年蘇洵去世,蘇軾便聽從父親生前的話,遷葬王弗,隨蘇洵遷葬到四川。
正月二十日為天穿節,是為紀念女媧娘娘補天之舉所設節日。王弗死後,蘇軾因思念,每年到天穿節都會向女媧娘娘祈求,希望王弗能入他的夢中。十年來,只有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蘇軾夢到王弗,於是有了這首詞。
此闋詞結構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寫蘇軾思念之痛。
第二部分「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寫蘇軾自身的蒼老。
第三部分「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寫蘇軾夜夢王弗的過程,同時也顯現兩人十年前的恩愛生活。
第四部分「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寫蘇軾夢醒後的憾恨。
王弗去逝為1065年,蘇軾於1075年作這闋詞,兩人生死相隔十年,故開頭前四字寫「十年生死」,而後三字「兩茫茫」,生的一方指蘇軾前途茫茫,不知所向,死的一方為王弗,指不知她的魂魄所去何方。
「不思量。自難忘。」本就難以忘懷,故不必刻意去想念,此二句不僅寫思念的無時無刻,更加深其愁苦。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王弗墳墓已遷葬四川,故言「千里」,而古人有下葬時有同墓異穴的習俗,所以此處寫「孤墳」。
蘇軾即使想念王弗,也無法到她的墓旁訴說,思念無法安放,只能繼續積藏於心,其中苦痛又更加深了一層。
「縱使相逢應不識」之「應」表設想,蘇軾假想若王弗現在見到他,應該也不認識他了。王弗死時才27,年輕漂亮,而現在他已「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此時其實才40歲,應不至於到「鬢如霜」的地步,此處在反寫若王弗還陪在他身旁,他必不會到「塵滿面,鬢如霜」這種淒涼顯現老態的模樣,反映出王弗生前對蘇軾無微不至的照顧。
「夜來幽夢忽還鄉」一句從清醒過渡到夢境,「小軒窗。正梳妝。」蘇軾夢見王弗正在梳妝打扮的模樣。
王弗生前時,只要蘇軾出遠門回來,一定會打扮得漂漂亮亮等蘇軾回來,因此「正梳妝」代表著過去,也就是他們結婚十年的恩愛生活。
如此一來看「小軒窗」,就不僅僅是從窗外望進去,這「窗」代表著現實與夢境、過去與現在、生與死的界線。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夢中蘇軾與王弗相對眼,對蘇軾而言也是回顧過去,他有太多的話想說,卻不知從何說起,故言「無言」;受過去刺激,所有的思念之痛一瞬全部湧起化作淚流出,思念有多少,淚就有多少,故言「淚千行」,是情感無聲的宣洩。
「料得年年斷腸處」之「料得」表猜想,清醒後的蘇軾思念之痛還迴盪在心中,此時他正是「斷腸」狀態,他猜想能使自己陷入這種情緒的情況,大概只有「明月夜,短松崗。」
「明月」是思念的化身,「短松崗」是指王弗的墳墓,墓地四周經常會種松樹,王弗遷葬至四川,此時松樹還未長成大樹,故言「短」。
兩句相合,就是能讓蘇軾斷腸的地方,也只有思念王弗的時候了,更加深一層思念之痛,隱隱表露他對王弗去逝的無限憾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