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編造與提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補,然後構成一個合理的故事。

    同時也因為記憶是個不斷重新建構的歷程,再加上我們理解,或我們相信的事情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這種選擇不是根據於是否合乎理性或客觀或科學,這也形成即便科學這麼進步的時代,還是有很多人腦袋還似乎活在一千年前般那麼不可理喻,同時也有人說,謊話說一百次就會變真話,至少很多人就會信以為真,因為一個故事不斷被重複,一次一次增加細節,大腦的想像力就會讓我們以為這是真的發生過的事情。   

    (二)記憶永久存在

    理論上,長期記憶的容量是無限大,只要被保留在長期記憶裡,應該就會在那裡才對,只是我們無法順利提取出來。有許多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當研究者把探針插到實驗動物,或者因腦病病而開刀的患者大腦皮質的某個地方時,病人會突然看到他小時候經歷的某個畫面,或者早就完全沒印象的,小時候曾經學過的歌曲。

    假如我們過往的記憶仍舊存在那裡,只是無法提取,那麼如果能夠找到人類如何提取記憶的機制,或許就可以解決失智症的問題。

    (三)消除負面情緒

    我們對災難或者不幸的記憶,比開心快樂的事,更不容易遺忘,因為若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記得那些會使自己受傷害的事情,比較容易在充滿危險的世界裡活下來,因此會把相關的基因遺傳給後代,所以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想起負面的記憶機會比較多,所以負面情緒會比正面情緒出現的頻率高。因此我們要刻意地努力,才能常常擁有快樂的心情。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所以要訣不是刻意去遺忘,而是主動想其他快樂的事。

    第二個可以讓自己常保正面心情的方法就是去運動。因為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跟正腎上腺素。這些都是會讓我們情緒變好的賀爾蒙。

記憶是個不斷重新建構的歷程,再加上我們理解,或我們相信的事情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這種選擇不是根據於是否合乎理性或客觀或科學,這也形成即便科學這麼進步的時代,還是有很多人腦袋還似乎活在一千年前般那麼不可理喻

記憶是個不斷重新建構的歷程,再加上我們理解,或我們相信的事情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這種選擇不是根據於是否合乎理性或客觀或科學,這也形成即便科學這麼進步的時代,還是有很多人腦袋還似乎活在一千年前般那麼不可理喻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爸爸,有時候跟朋友討論事情時,覺得對方很不可理喻,怎麼溝通都沒有效時,該怎麼辦?」A寶跟我請教。     B寶也附合:「跟人相處,除了你說過的對別人不要有期待來保持自己情緒平穩之外,如果真的對觸犯我們的人很生氣,那該怎麼辦?」
     那些孩子或許從來沒有被周邊的大人(甚或班上的同學)正常的對待過;他們也沒有機會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參加類似荒野這樣的自然體驗營隊,或許是他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
    昨天上午到農業部開金牌農村決審評審委員共識會議,十三位評審全員到齊,確認第三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得獎的社區。(成績名次附在後面) 這一屆共有974個社區參加比賽,去年8月起,各縣市政府依農村比率選出一至三名,共有45個社區,參加今年三月起的決賽。
     德國諺語說:「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若是還沒遇到好事,表示這件事還沒有結束。」懷抱著正面態度看得萬事萬物,活出一個永不失敗的人生     正如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說的:「人生沒有所謂失敗,挫折只是生命要你轉個方向。」
    有天晚上坐在陽台看夜景時,忽然聽到樓下客廳傳來「再別康橋」、「小雨中的回憶」這幾首歌,思緒一下子又跌回三.四十年前的學生時代。   有人說:「眷戀一首老歌,其實是想找回那時候的自己。」每個人回憶中的青春時光,大概都是令人懷念,乃至於心疼的吧?
     從小我就很喜歡吃薑,不只是日本料理會附送的嫰薑,然一般燉薑母鴨那種老薑,我也會拿來啃。這些年生機療法很風行,有人提倡生薑治百病,甚至把薑作成膠囊狀來服用,生薑這種以前只是調味用的香料,衍然成了當紅的健康食品,也創造出大量的需求。   
      「爸爸,有時候跟朋友討論事情時,覺得對方很不可理喻,怎麼溝通都沒有效時,該怎麼辦?」A寶跟我請教。     B寶也附合:「跟人相處,除了你說過的對別人不要有期待來保持自己情緒平穩之外,如果真的對觸犯我們的人很生氣,那該怎麼辦?」
     那些孩子或許從來沒有被周邊的大人(甚或班上的同學)正常的對待過;他們也沒有機會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參加類似荒野這樣的自然體驗營隊,或許是他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
    昨天上午到農業部開金牌農村決審評審委員共識會議,十三位評審全員到齊,確認第三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得獎的社區。(成績名次附在後面) 這一屆共有974個社區參加比賽,去年8月起,各縣市政府依農村比率選出一至三名,共有45個社區,參加今年三月起的決賽。
     德國諺語說:「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若是還沒遇到好事,表示這件事還沒有結束。」懷抱著正面態度看得萬事萬物,活出一個永不失敗的人生     正如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說的:「人生沒有所謂失敗,挫折只是生命要你轉個方向。」
    有天晚上坐在陽台看夜景時,忽然聽到樓下客廳傳來「再別康橋」、「小雨中的回憶」這幾首歌,思緒一下子又跌回三.四十年前的學生時代。   有人說:「眷戀一首老歌,其實是想找回那時候的自己。」每個人回憶中的青春時光,大概都是令人懷念,乃至於心疼的吧?
     從小我就很喜歡吃薑,不只是日本料理會附送的嫰薑,然一般燉薑母鴨那種老薑,我也會拿來啃。這些年生機療法很風行,有人提倡生薑治百病,甚至把薑作成膠囊狀來服用,生薑這種以前只是調味用的香料,衍然成了當紅的健康食品,也創造出大量的需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第一大腦儲存事物與概念的記憶,是分佈式儲存在一個龐大的神經網路。」 這好像蠻有道理,也解釋了寫作的時候,感覺很多回憶透過寫著寫著都連結起來。 所以,其實很多想法就在我們的腦子裡,但要怎麼有效將這些想法叫回來不容易。 我研究卡片盒筆記法收穫最大的,是把想法編號做索引的這個操作。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因為時間久了,除非有筆記下來,否則對某件事只會記得一兩句話,甚至只是記得當時的氛圍,但內容已經全忘光也很正常。 因此與其讓對方自己找重點記憶下來,還不如幫對方記憶,做法就是在說完框架之後,可以先講重點是什麼,這樣對方聽到關鍵字就會留心,會以此當作記憶點。 重點記憶與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 我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第一大腦儲存事物與概念的記憶,是分佈式儲存在一個龐大的神經網路。」 這好像蠻有道理,也解釋了寫作的時候,感覺很多回憶透過寫著寫著都連結起來。 所以,其實很多想法就在我們的腦子裡,但要怎麼有效將這些想法叫回來不容易。 我研究卡片盒筆記法收穫最大的,是把想法編號做索引的這個操作。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因為時間久了,除非有筆記下來,否則對某件事只會記得一兩句話,甚至只是記得當時的氛圍,但內容已經全忘光也很正常。 因此與其讓對方自己找重點記憶下來,還不如幫對方記憶,做法就是在說完框架之後,可以先講重點是什麼,這樣對方聽到關鍵字就會留心,會以此當作記憶點。 重點記憶與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