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混亂到有序:從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的旅程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

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前言

我會不定期抽空整理和規劃任何事務,習慣在每天打開筆電,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時,先確認今日的規劃,避免想到什麼就立刻去做,而忽略事情的優先順序。提前規劃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讓我更有條理地完成各項事務,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一種平衡和秩序感。

這種習慣從學生時期就開始養成,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載體和概念來進行規劃,每個方法及工具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經過多次嘗試和優化,逐漸演變成為我現在習慣的規劃方式。


學生時期的手寫筆記

學生時期的我,習慣手寫筆記去規劃每日事項及時間排程,學生時期的生活相對單純,當時所謂的生存壓力相對較低,大多是來自未來的擔憂及想像。因為學生時期的作息穩定,很容易從中找到規律,安排時程。身體健康的狀況也足以承受並執行想做的每一件事情,不用考慮太多風險和突發狀況。

手寫筆記的習慣直到大學畢業後仍持續一段時間。


使用 Miro 的經歷

兩年前,我發現自己陷入了窮忙的狀態,當時工作跨及許多領域,要兼顧事情比較雜(專案、創作、家教等等)還得考慮未來的發展,每個項目又有各自的目標想達成,有時想著想著就不小心想太多,心思全被拉走。總是陷入忙碌的狀態,卻不知道哪件事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事情在我看來都同樣緊迫,很多事想做卻無法好好地推進。

因為內容太多,以文字的形式排列密密麻麻的,光看到就感到頭大,當時我想起自己習慣用視覺化的方式來吸收,於是我開始使用 Miro 進行總覽式的圖表規劃,讓自己能處在全局的角度看待,藉此減輕焦慮感,幫助自己更清晰地劃分事情的優先順序,從而打破焦慮和低效的惡性循環。

詳細的 Miro 使用方式和示範,有分享於文章。

延伸閱讀:使用圖表分散焦慮感的負面循環


轉向 Notion 的過程

持續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視覺化雖然直觀,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及事務的增加,視覺化統整越來越困難,更細節的內容難以完整歸納,也無法將事務統整。此外,當時尚未購買 Miro 的付費版,因為我認為有其他免費的軟體也能做到,Miro 會被我選中的原因主要是他夠美!而 Miro 免費版的空間數量有限,為了避免結束的專案開始雜亂堆積,對於我這種不能接受雜亂的人來說,只能選擇刪除。

簡而言之,我需要一個更好的資料管理系統。

而 Notion 的資料管理模式,正好填補了我的需求。

轉向 Notion 進行管理的初期,我的規劃範圍廣泛且內容詳細,當時還未確定模板的雛型。經過兩年的試驗和優化,我終於確立了個人管理的模板,並分享文章。

延伸閱讀:使用 Notion 打造個人管理模板大公開

每當我分享這些經驗時,也意味著我正準備進入新的管理模式。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的誕生

今年六月,我在閱讀《子彈思考整理術》後,得到新的啟發。

延伸閱讀:《子彈思考整理術》書評:擺脫自動駕駛模式,回歸有意識的行為,依據信念行動

我發現個人管理方向沒問題,但是我的方式過於冗長。在個人紀錄上可以詳細紀錄,但是在公事上應該要更加簡潔清楚,並且盡可能縮短紀錄的時間,避免花太多時間在做「紀錄」或規劃。更新後的概念,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在自身的思維,更清楚哪些事情是更重要,而哪些事情應該花更少的時間完成。

這本書介紹如何應用子彈筆記系統進行管理,更倡導以手寫來進行紀錄的重要性,但對於我來說,使用 Notion 進行打字紀錄的方式更加適合,不僅能讓我的規劃更加理性有條理,還能保有清晰的資料結構,方便後續的回顧和整理。

為了在我原有的 Notion 個人管理,結合子彈筆記法的優點,我設計一款融合子彈筆記概念的 Notion 模板:子彈筆記日月誌模板

這款模板不僅保留子彈筆記的核心理念,維持筆記的簡潔性,更運用 Notion 的靈活性,讓我的生活和工作規劃變得更高效有序,在未來的回顧中也更加方便查詢資料,並且能看懂當時的我正在紀錄的內容。

至 Gumroad 平台購買 👉


最後的碎碎唸

個人管理規劃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充滿變化的過程。從學生時期習慣的手寫筆記,轉向 Miro 的視覺化管理,再到 Notion 進行更專業的個人管理,不斷嘗試和優化自己的規劃方式。很高興自己保有閱讀的習慣,才有機會在閱讀《子彈思考整理術》後,得到新的啟發,結合子彈筆記法的優點,設計出融合子彈筆記概念的 Notion 模板。

若未來有發現更優質的管理方式,會繼續學習及調整,持續保持有條理和高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