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113. 《金剛經.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導讀

※經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言:

上一分〈淨心行善第二十三〉,佛陀針對「云何修行」略說法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言以離相之清淨心,修一切善法,以善法無故,見如來性,是以無漏因,得無漏果。離相者,《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者,智也,覺者,菩提也,是起般若智慧覺照,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智心離相,即是菩提處。反之若是住於相,修行善法,則如來說即非善法。故知,於善法中,達般若離相之功者,最為殊勝,亦即受持讀誦,為他人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自覺覺他,最尊最上最第一,是福智無比也。然而莫錯解義,「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因此佛陀在略說修行法要之後,再行福德較量,殷勤付囑,不憚再三,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導讀:【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在〈莊嚴淨土分第十〉裡,佛陀曾以「須彌山王」比喻「大身」,即言報身佛之身相。經云:「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而綜合〈法界通化分第十九〉以及〈離色離相分二十〉的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是義而言之,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是名具足色身,是名諸相具足。

此分福德較量之譬喻,佛陀乃以「須彌山王」作喻,似有「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之隱喻也。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之多,等須彌山王之身相高大,持以布施,以是因緣,獲福甚多。然而「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得多」。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以性上無漏之福德為最上,是以成佛法身中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善法無不妙覺之淨妙功德為最上。

受持讀誦《金剛經》,以信力領受在心,以念力憶持不忘,信心清淨,念念不住,達般若離相之功,修一切善法,「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自性如來善護念,自性如來猶付囑,付囑者何?自覺覺他,傳佛心印,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說此般若時,三輪相不存於心,無希望心,無所得心,達法在其中,二邊三際斷,令聞者自成佛道,則此福德,猶如虛空廣大,不可思量,無物可堪比倫。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