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認真的讀書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有鑒於真的太少閱讀了,我和打工度假的朋友一起組了讀書會,每個禮拜讀一本書,然後分享心得。我不是一個很會融會貫通的人,看過的東西在我腦子裡也沒辦法留太久,所以想開始記錄我們看過的書,免得看過就忘了。

簡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心理學研究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的作品,這本書好像突然就在社群媒體受到注目,因此我一直以為是最近才發行的,結果我在查背景資料的時候,才發現這本書原來在1997年就出版了!但閱讀起來完全沒有違和感,很多書裡講述到的事,即便是現在讀起來仍然會心有戚戚焉,書籍真的是非常有魔力的東西。

大綱

故事的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的關係,他的三個好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出傻事,所以就鼓勵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了「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這套心理治療法,從「你今天感覺如何?」開始,讓蛤蟆先生學著直面自己的真實情緒,面對自己,了解喜怒哀樂的由來,更好地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作者將蛤蟆先生經歷的10諮商,寫成10個章節,經過諮商後,蛤蟆先生在最後終於能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做未來規劃。

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你」今天感覺如何?

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

在心理諮商的一開始,蒼鷺問了蛤蟆這個關鍵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裡?」蛤蟆回答是他的好友們認為自己需要諮商,因此才出現在這裡。這樣的回答讓蒼鷺認為蛤蟆是為了討好他的好友們才來,而諮商應該是雙向「合作」的過程,因此蒼鷺拒絕為蛤蟆諮商。

蛤蟆意識到了一件事:他必須為自己的諮商負起責任!這些想法讓人不安,但同時讓人興奮——也許,他真的能靠自己摸索出擺脫痛苦的辦法來。

蒼鷺先生從「你今天感覺如何?」這一問句,讓蛤蟆開始分析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反射性地在聽到問句後,直接回應「很好,謝謝。」

「你好嗎?」你真的好嗎?

許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都會反射性回答「很好。」即便自己處於並不好的狀態。蛤蟆也不例外。而諮商很大的作用,就是讓人直面「情緒」這個複雜的東西,並進一步理解情緒。

我們很少正視自己的情緒,更傾向於壓抑,就像當一個人哭泣時,我們會說「不要哭啦!」;當一個人心情低落時,我們會努力讓對方的心情好起來。但其實每個情緒的出現都有其必要性,都同等重要。這些情緒需要被重視,好好抒發。

我很喜歡皮克斯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對各種情緒的詮釋,其中在日方的宣傳海報上寫:「どんな感情も、きっと宝物になる。」(無論怎樣的情緒,都是寶物),開心也好,難過也罷,這些都是我們在面對世界時產生的珍貴寶物。

自我的三個狀態

蒼鷺教導蛤蟆用「自我的三個狀態」來分析自己當下的行為模式,這是「溝通分析學派」所構建的 3 種自我狀態。雖然分為三種自我狀態,但是這三種狀態是缺一不可的,透過這三種自我狀態,才形成現在的「我」。

讀到這裡,我覺得這三種自我狀態就像一個工具箱,在遇到不同狀況時,就從工具箱中挑選出不同自我狀態工具,來適應與應對生活。

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這是最原始的自我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的我們會表現出生氣、快樂、熱情、恐懼。

當我們處在兒童自我狀態時,會表現得像個孩子,這個狀態下的動作沒有經過任何思考,以基本行為模式動作,自然地做出反應。像是商場中因為討不到玩具而大吼大叫的孩子,或是因疼痛而立刻嚎啕大哭,稱為「自然型兒童」。

因為嬰幼兒無法理性地思考問題,隨著成長,我們漸漸地透過不同的情境與經驗,養成不同的行為與情緒反應。比如,當嚴格的父親灌輸兒子「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要輕易表達情緒」,那孩子就可能壓抑自己的情緒,逐漸學不會表達,這樣的情緒與行為反應稱為「適應性兒童」。

但是!兒童自我狀態並不是長大了就不會存在,相反地,這三種狀態會跟著我們一輩子。比如,你小時候很害怕看牙醫,聽到牙醫的機械聲就瑟瑟發抖,這種狀態即便長大後也會感到恐懼,那就是回歸到兒童自我狀態;還有你現在聽到「考試」、「補習班」,如果會感到煩躁、生氣,那你又再次處於兒童狀態了!

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人們從出生開始,第一個接收到的「他人」就是父母,因此父母會成為小孩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包括價值觀、態度、行為等。孩子會模仿父母,並將這些內化成為自己的。而父母自我狀態又分為「關愛型」與「批判型」,「關愛型父母」常常會說出情緒勒索的話,像是「我這麼做是為你好」,書中的老獾便是這樣的角色;「批判型父母」則是會在面對別人時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批判他人,這也是華人社會中最常見的父母。其批判的對象也可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如果你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譴責自己,那很可能是因為童年總是處於被批判的狀態,因而養成了你也學著批判自己的態度。

書中蒼鷺說:「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當處於自我批評的狀態時,代表你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自己不值得,這些情緒會漸漸讓你感到沒自信,進而裹足不前。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父母自我狀態是相對兒童自我狀態而言更加成熟、理性的狀態,指我們能以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事情。有趣的是,只有在成人狀態下,我們對自己才有新的了解,才會成長。

不管是在兒童自我狀態,或是父母自我狀態裡,都難以對自己有新一層的認識。在兒童自我狀態中,只是不斷體驗過去所具有的基本情緒;在父母自我狀態中,可能處在批評或教育別人。唯有在成人自我狀態時,我們才會展現出理性的一面,若一個人不願意進入成人自我狀態,沒有人可以逼迫他,就像沒有人可以強迫我們學習長大一樣。

不同於「兒童自我狀態」與「父母自我狀態」表現出受外界影響的情緒,成人自我狀態更像是一個人經過思考、學習而衍伸出來的狀態,在這個狀態的人會顯得更加獨立,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蒼鷺說,成長的本質就是「逐漸減少依賴,最後切斷依賴關係,成為獨立的個體」,但很少人能做到。蛤蟆先生與蒼鷺諮商的過程,就是將原本受困於兒童與父母狀態的自己拉出,學著用成人自我狀態與自己相處。

我的情緒從何而來——帕夫洛夫的「古典制約」

在看這本書時,我會不斷將書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經驗,也會開始反思是什麼讓我養成了現在的個性。像是我個性比較衝,面對不合理的待遇,我會爭取自己的權益。這讓我想到小的時候,我在補習班被老師打、被老師罵「死人」時,我媽都會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安親班,質問老師「你為什麼說我女兒是『死人』?」;小時候在麥當勞玩溜滑梯被其他小孩推下來時,我媽也會衝上前去質問對方家長。我想這些都是媽媽在淺移默化中對我造成的影響。(在這邊呼籲所有大人,不要以為小孩還小不懂事,你對小孩做的事,小孩一輩子都會記得!)

就像帕夫洛夫(Ivan Pavlov)的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實驗一般,我們在碰到某個狀況時,就會直覺性地從情緒工具箱中拿出相對應的情緒,來應付遇到的事。因此很多情緒的出現,是我們在潛意識中選擇用那個情緒來應對,我在遇到不公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憤怒,因為根據我過往的經驗,這是一件很值得生氣的事,而生氣能使我爭取到我的權益。

你的每個情緒,都是你的「選擇」

這又帶到另一個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理論,就是「你可以選擇你的每個情緒」。以剛剛的例子而言,我當然可以責怪別人讓我產生這些不高興的情緒,他讓我不快樂,但我還要繼續這樣多久?我可以選擇將憤怒收起來,用更理性、更成熟的方式去爭取與反抗,而非讓自己處於「兒童」狀態。「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沒有任何人能夠讓我們產生任何感覺或情緒,除非使用武力或威嚇。」這是我覺得很有趣的觀點。

《喜歡的句子》

  • 你能『停止審判』自己嗎?你能對自己好一點嗎?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自己嗎?」
  • 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它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 「『獨立』代表你以自己為榮,接受你全部的能力及與眾不同的特質,且隨時護衛新發現的自主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