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2022|心理|你真得瞭解自己心理狀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來源:三采 書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來源:三采 書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基本資料

原名: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上架:2022年
類型:心理、自我覺察、溝通分析療法
原作:Robert de Board
出版:三采


簡介

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

角色取材於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陷入低潮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建議下,去蒼鷺心理師那做心理諮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諮詢、交流提問,蛤蟆先生開始瞭解到真正的自己,也開始重視自己的情緒,真正地開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觀後感

心理學相關的書總是會讓人望之卻步,害怕讀起來一大堆專有名詞,內容枯燥、艱澀難懂。但這本書藉由擬人動物間的角色互動,奇幻風格下帶領讀者走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童話故事氛圍中,跟著蛤蟆先生從憂鬱、悲傷、憤怒中,由淺入深,揭開真正的自己,理解過去的經驗如何影響到現在的行為、學會情緒覺察等,學習許多心理學的觀點與分析。雖然是在講心理學的東西,但讀起來一點也不複雜、枯燥,很好懂也很好讀,難怪會這麼熱銷。


本書主要聚焦在「自我探索上」,探討三方面:

1) 情緒覺察:

學會去觀察自己的情緒,觀察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反應,為什麼覺得憤怒?為什麼覺得悲傷?為什麼開心?透過對情緒的探索,會發現更多的自己,知道自己討厭什麼、喜歡什麼、自己的底線在哪、去發掘自己潛意識裡的價值觀等,每個情緒的背後都藏著一絲自我探索的細節。

而書中還提到「感覺是自己選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要生氣或悲傷。對方可能會影響或說服你,但歸根究底還是你自己決定要有什麼感覺」。

這就很像「空船理論」裡面說的,有個人要搭船渡河,但前方有艘船直直撞過來,乘船人向那艘船大喊幾聲沒回應後就開始破口大罵,但等到船接近後發現是艘空船後,乘船人心中的怒火就消失了。事情會怎麼發展取決於自己的心怎麼看,你怎麼想,你的世界就會是那樣。客觀事實是中立存在,但個人的主觀感受決定切入的觀點,你的情緒與感覺也因此受到波動。空船理論指出,生活中有10%是客觀事實組成,剩下的90%是你對事情發生的反應來決定的。

2) 人的三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

人的自我狀態會在這三種狀態中反覆跳躍,缺一不可,但還是傾向多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比較好。

兒童自我狀態,是指像孩子一樣的反應,很自然地開心、憤怒、悲傷等,會依循過去經驗給予直覺反應或互動;父母自我狀態,像自身父母一樣,承襲他們的價值觀與道德觀,來對他人進行對錯、邏輯型的批判與挑剔;成人自我狀態,理性且不情緒化地處理當下發生的事情,能夠思考、計畫、執行,善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當處於前面兩者狀態的時候,腦袋會偏向直覺反應,會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沒辦法學習,也沒辦法進行溝通的,唯有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才能夠理智思考、真正地面對自己,學習並著眼規劃未來。而成人自我狀態是需要透過自我意識到才能進入,所以可以多多觀察自己正處於什麼狀態之中,來提醒自己。

3) 心理地位決定你的信念與世界

依自身跟他人的狀態來分四象限,「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

書中提到「一旦決定何種態度,就會一輩子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我們建構的世界都是在印證與支持這些信念與預期,也就是說,你的信念創造你的未來。」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處於雙贏局面的「我好+你好」,這是個人道主義的理想,但別人不一定會這麼想,所以在這理想主義下會一直受到他人衝擊或傷害,進而時不時動搖自己的信念,產生懷疑,堅持是這象限中最難的決定;「我好+你不好」的象限中,會容易產生貶低、批評、霸凌他人的心態,常發生在有權有勢的人身上或是組織中,將怒罵、咆嘯、責備、監督他人視為自己的責任,並藉此展現自身優越感,永遠處於批判型父母狀態;「我不好+你好」的象限中,會時常認為自己是受害人,相信自己是倒楣鬼,總能說出一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衰事,善於記住不好的回憶,容易陷入低潮、憂鬱,嚴重時可能會有自殺傾向。另外也可能會抱持「無論如何都要愛我的心態」,有意無意間招惹麻煩來測試別人對自己的容忍底線;「我不好+你不好」的象限,是個雙輸的局面,讓人很哀傷的情況,書中沒有特別講,但面臨的情況應該很容易想像。



筆記

<關於諮商>

  • 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只有當你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合作。
  • 探討小題大作的事件。一個簡單的提問,便能引發許多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你的學習和領悟作用很大,也就會對你的整個人生有深遠的影響。
  • 諮商的過程中引發的一些觀念,可能乍聽之下覺得愚蠢、不合邏輯,甚至讓人害怕。但越可能幫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往往最可能引發激烈的抗拒。
  • 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這樣你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你會拒絕把心打開,因為它通往一條艱苦的路,但也可能導向深刻的領悟。


<關於自我探索>

  • 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這樣你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你會拒絕把心打開,因為它通往一條艱苦的路,但也可能導向深刻的領悟。
  • 困擾,通常是學習過程的第一階段。因為固定的界線開始被打破,你看到新的資訊,對你既有的信念與行為構成挑戰。由此產生的焦慮是讓你改變的動力,也可能開啟你的創造力。
  • 要了解現在必須先看你的過去。回溯到生命的最早期,從出生到四、五歲,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會對你的人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包括你怎麼看待自己和別人。這些經驗會形成你對這世界特有的看法,也是你看事情的唯一方式。從那時候起,一輩子就在用這個觀念在這世界生活和看待一切事物。



金句

心理諮商師沒有人生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蒼鷺心理師:「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一行了。我並不是說情況一定能改善,但我可以跟你保證,你會擁有我得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商是全心投入的。如果我們倆都這樣一同努力,就可以期待正向的結果。但歸根究柢,這一切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父母也是人,不可避免地會將觀念與行為傳遞給下一代,就像他們必然會將自己的基因傳給子女一樣。所以子女要學會的是「如何因應與避免受到不好的影響」。

弗洛伊德:「凡是本我所在之處,自我必相隨。」

你可以做選擇,看是要聽從已過世父親的聲音,或允許自己作主?

順從的行為可能導致一個人學會把依賴當作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樣的人永遠不會真正的長大成人。

沒有一個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而且是嚴厲的懲罰,包括折磨自己,在極端案例裡可能會對自己施以極刑。即使刑罰不重,譴責和懲罰也可能伴隨一生,變成無期徒刑。

能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很多問題你需要對自己提問,舉例來說,你能停止審判你自己嗎?你能對自己好一點嗎?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你總是責怪別人害你不快樂,你面對的選擇是:你還要持續這樣多久? 責怪別人是兒童心理狀態下所做的,當你處於成人狀態時,適當的反應可能是什麼?

如果你為你自己負責,你就會明白你可以自我掌權,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你的處境。更重要的是,你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蛤蟆:那我父母呢?要怎麼做才能彌補我?他們去世很久。蒼鷺:只能做一件事,原諒他們。

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端視早期經歷而定。有時彼此的世界差異太大,各自抱持太多不同的信念與假設,到最後只能以流血衝突來解決。



類似主題推薦

<已寫評論>
【書籍】你發生過什麼事?|2022|心理|了解大腦對創傷的運作,並學習自我調適

<已看推薦>
[書籍] 被討厭的勇氣


文末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放映室
17會員
114內容數
在書籍、影劇、動畫之間體驗人生。 採雙週更模式,隔週三晚上9點更新。 影劇類、書誌為主;ACG則為不定期更新。
微光放映室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作者認為「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所傳遞的警訊」。當我們用真實自我的狀態去生活,能感受到幸福與充實感;反之,身體就會透過疾病來訴說,你該改變生活方式。而怎樣才能找到真實自我狀態?怎樣才能從疾病中擺脫?試著改變動腦方式吧!
Thumbnail
2025/01/29
作者認為「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所傳遞的警訊」。當我們用真實自我的狀態去生活,能感受到幸福與充實感;反之,身體就會透過疾病來訴說,你該改變生活方式。而怎樣才能找到真實自我狀態?怎樣才能從疾病中擺脫?試著改變動腦方式吧!
Thumbnail
2024/10/30
書中內容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個人習慣、組織習慣、社會習慣」。透過科學家們對「習慣」二十多年的研究、上百篇論文、與企業主的訪談等分析,講述習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消費、選擇與企業採取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2024/10/30
書中內容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個人習慣、組織習慣、社會習慣」。透過科學家們對「習慣」二十多年的研究、上百篇論文、與企業主的訪談等分析,講述習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消費、選擇與企業採取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2024/08/28
作者們提出一年12週的時間規劃術,幫助許多企業、CEO們、一般民眾改善他們的人生。透過12週的週期循環,將目標的時間縮短,專注規劃每週任務,並把握每一天認真地去執行,使得人們有更高的效率與效能,加速願景的實現。
Thumbnail
2024/08/28
作者們提出一年12週的時間規劃術,幫助許多企業、CEO們、一般民眾改善他們的人生。透過12週的週期循環,將目標的時間縮短,專注規劃每週任務,並把握每一天認真地去執行,使得人們有更高的效率與效能,加速願景的實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人在低潮的時候是被動的、封閉的,希望有別人的關注、體諒,但卻因此總在迷茫低落的迴圈中,因為你的渴求不一定會被滿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讓我們認識到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也藉由跟著蛤蟆先生的20次諮商了解並反思自己的狀態和歷程。
Thumbnail
人在低潮的時候是被動的、封閉的,希望有別人的關注、體諒,但卻因此總在迷茫低落的迴圈中,因為你的渴求不一定會被滿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讓我們認識到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也藉由跟著蛤蟆先生的20次諮商了解並反思自己的狀態和歷程。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最近剛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這本書在近幾個月很紅 引起了許多人討論 書中提到了三種自我狀態 兒童、成人及父母 我們要如何分析自己處於哪個狀態
Thumbnail
最近剛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這本書在近幾個月很紅 引起了許多人討論 書中提到了三種自我狀態 兒童、成人及父母 我們要如何分析自己處於哪個狀態
Thumbnail
       在執業的日子裡,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好吧,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要做什麼?」。接著,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心理諮商,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
Thumbnail
       在執業的日子裡,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好吧,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要做什麼?」。接著,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心理諮商,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近期開始經營部落格《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玻璃心爸爸的生存指南》,所以多了一個創作者的身份。成為創作者之後,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年輕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有在經營自媒體(部落格、podcast或是youtube…),而且也經營的有聲有色。我所謂的有聲有色,指的並不是...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近期開始經營部落格《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玻璃心爸爸的生存指南》,所以多了一個創作者的身份。成為創作者之後,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年輕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有在經營自媒體(部落格、podcast或是youtube…),而且也經營的有聲有色。我所謂的有聲有色,指的並不是...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過自己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相信這句話會讓遭受情緒勒索的朋友們點頭如搗蒜吧 這句話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直視自己的情緒和內在世界,勇於面對自己的痛苦、恐懼或不安,要認真觀察自己的情緒反應,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並尋找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和釋放這些情緒 同時,這句話
Thumbnail
‘’過自己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相信這句話會讓遭受情緒勒索的朋友們點頭如搗蒜吧 這句話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直視自己的情緒和內在世界,勇於面對自己的痛苦、恐懼或不安,要認真觀察自己的情緒反應,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並尋找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和釋放這些情緒 同時,這句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