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一天逛線上書城的時候,發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在博客來竟然是2023上半年暢銷排行榜的榜首,當初看到還是覺得蠻不可思議,從前會認為心理學這門學問很抽象,再加上我自認天性樂觀開朗,所以心理學相關內容似乎就與我無關?然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改變我舊有的想法,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內心世界,更加重視情緒,確信心理學可以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帶來實際的幫助和改變。
在諮商師蒼鷺引導蛤蟆的過程中,介紹心理學中的三種自我狀態。
透過認知這三種狀態後,可以試著思考自己現在是處於何種狀態,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書中想表達的,並不是要我們否認兒童或是父母狀態,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在這三種狀態中自我切換。觀察周遭的環境可以發現,即使有很多人早已成年,但還是停留在兒童的自我狀態,尤其在台灣某些守舊觀念的影響下,養成從小依賴標準答案的習慣,例如:考試訂定的標準答案、考上好學校未來才會有好工作等等,在無形中產生依賴和順從的觀念,長期活在他人的建議和恐懼中,就會變得跟本書的主角蛤蟆先生一樣悶悶不樂,在壓抑自我的狀態下,將會導致傾刻間的情緒崩潰,因此想脫離這種狀態,就得學會獨立思考,透過理解自身情緒,每個人都擁有改變自己的力量。
我認為人格特質的組成,情緒是很關鍵的一部分,常聽到別人會說要做一個開朗的人,多散發熱情、正能量等這類話語,但身而為人,我們會擁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是件很正常的事,不可能時刻保持快樂,我在第一段有提到,我自認為我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但在最近這一個禮拜,其實我也陷入低潮,如同書中剛開始蛤蟆先生頹靡不振的狀態,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寫作上除了找不到靈感,更是無法靜下心來思考,心裡想著:「我已經超過一個禮拜沒有寫文章了!到底在幹嘛?」感到非常焦慮,但也正因為透過這幾天的時間,靜下心來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我才體會認真看待自己情緒的重要性,重新思考寫作而言對我的意義,是能夠讓自己進步,而不是為了他人的期待才寫,唯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情緒,才會有成長的機會,說白了,不論這個人有多大的成就,看起來表面風光,但若是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那終究會鬱鬱寡歡,生活根本過的不快樂。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這本書要談的,並非只是讓人們可以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而是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小動物視角,了解情緒是伴隨我們一生的重要課題,當然這之間的過程是需要靠時間積累,書中的蛤蟆也是經歷蒼鷺十週的諮商,逐步引導蛤蟆探索自我內心,學會獨立思考,擺脫兒童的自我狀態,不再依賴或順從別人,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抱有憧憬。最後,如果是影音黨的讀者,我加碼推薦《心靈捕手》這部電影,主題同樣都是探討內心世界,但主角的出發點卻不盡相同,可以從不同的案例去探討其中細節,進而找到適合自己了解內心世界的方法,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必須先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因為唯有自己坦然面對,一切才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