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書籍名稱,有些人可能會想:「我又不需要看心理師」、「我又沒心理方面的疾病」、「這本書不適合我啦」,因而錯過了一本帶你認識自我的好書。心理師並不是當你有心理疾病時才可以去接觸的人,如果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壓力太大等,都可以去找諮商心理師。心理師懂得引導個體去了解自身的問題,進而幫助你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專家權威*,所以你會更加認真看待諮商的過程。
*專家權威就是當醫生和你媽都跟你說不要吃垃圾食物時,你會比較相信醫生說的話,因為我們都知道醫生對於人體是相對專業的。
蛤蟆的憂鬱症是因為渾渾噩噩的生活?還是朋友對待牠的態度讓牠感到生氣?亦或是那個總是以嚴厲又帶點貶低態度對待蛤蟆的朋友讓蛤蟆感到害怕?有沒有可能是蛤蟆小時候的經歷讓自己帶起了面具偽裝自己,但心底累積的不滿、不安打破了面具,最後讓這些情緒吞沒了自己?人生在世,我們必須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選擇壓抑它、敷衍它,還是認識它並處理它?
蒼鷺是本書中的諮商心理師,牠在為蛤蟆諮商時提出了這三種自我狀態來幫助蛤蟆能了解自己。
這三種狀態不是代表我要成為兒童、父母或成人才會有該表現,是形容我們當下的情緒反應就像是兒童、父母或成人。所以它是根據情況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狀態,而三種狀態也沒有好壞,甚至能互補。例如以適應型兒童狀態去應對正處於批判型父母狀態的人,可以消除當下緊張的氛圍,事後再以成人狀態去探討這件事情。但若想從中學習,那就得讓自己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才能成長。
書裡有句話我很喜歡,如果你是個擁有「容易責怪自己並且自我定罪」體質的人的話,希望你能把這句話記下來。
你能停止審判自己嗎?你能對自己好一點嗎?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情緒智慧商數)。一個高EQ的人有高度的自覺、了解自己的情緒、控制衝動、延緩滿足,能避免倉促的決定與行動。故事一開始的蛤蟆是個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人,因為無法忍受家被黃鼠狼佔有,在未經思考下直接衝回家去,下場就是被打回河鼠家。但是在故事的最後,蛤蟆已經開始能了解與處理他人情緒,即使面對朋友的尖酸語氣,蛤蟆也能控制情緒並以自嘲的方式化解掉心中的不快。
故事裡有個很不起眼的描述,就是蛤蟆在接受諮商後期開始以腳踏車代步,因為牠說牠必須運動。運動會讓大腦釋出腦內啡且增加血清素,前者能使我們舒緩壓力並產生愉悅感;後者能穩定情緒、舒緩焦慮。而運動能有效降低焦慮是已經得到證實的。
九號我的房間曬不太到太陽,所以在房間待上一整天很容易有疲憊感,當感到疲憊時就會走路去買個東西或是找間喜歡的咖啡廳去坐著發呆、看書或是看著咖啡廳的店貓療癒一下身心。現在天氣漸涼,出門曬個太陽也是個放鬆的好選擇。
當你感到心情低落或疲憊時你會怎麼放鬆心情呢?
我們不一定像蛤蟆一樣的情緒狀態,可是我們都可能會因為類似或相同的環境而心情低落。蛤蟆接受諮商願意開始改變,所以牠最後看待朋友的角度也不同了。蛤蟆開始對未來有計畫,以往看到如同父親嚴厲般的老獾會害怕的蛤蟆現在都可以自然地侃侃而談了。
其實書中還有好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但全部分享下來可能可以寫個小論文了。以上感想只是重點節錄,遠遠比不上實際閱讀完整本書籍後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就像看完他人的旅遊記事也會想親自走上一遭,親自體驗過的才是自己的。如果對於分享的書籍有興趣,務必親自翻翻書本,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些什麼。不管是買書或借書,能以少少的成本就能得到蒼鷺的諮商不覺得真的很划算嗎?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譯者:張美惠
發行: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