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出戲的植物哏之職業病很難醫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之前曾經寫過〈一秒出戲的植物哏〉,提到看書、看戲劇時,如果看到植物總是會特別關注一下。如果那個植物很明顯我認得,我的注意力就會馬上被帶偏(出戲)。

不過,其實我的專長並不是植物分類。我只是因為研究植物,所以生活中會多留意各種各樣的植物而已。

或許也可以說是職業病吧。

最近開始看《唐朝詭事錄》,沒想到第一集就是〈長安紅茶〉。

其實茶在唐朝才成為廣受歡迎的飲品,所以才會有陸羽的《茶經》。至於說紅茶嘛...唐朝應該還沒有啦。

不過,劇中的「長安紅茶」其實也不是茶樹的葉子做的,而是所謂的「西域幻草」(又名冥羅草)所製作,據說會導致幻覺。

然後,我一看到「西域幻草」,我...我又出戲了。

取自《唐朝詭事錄》

取自《唐朝詭事錄》

這...這一看就覺得是薊啊!

於是我就去查了一下,然後就發現...西域幻草長得很像 Cirsium discolor

不過,C. discolor其實很高,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它可以長到兩公尺高呢。「西域幻草」其實蠻矮的,你可以看到背景裡有個人(盧凌風),他要蹲下來看植物呢。另外是,它並沒有什麼致幻性,倒是可以用來製作素食乳酪。

另外一個出現在〈長安紅茶〉這一集裡面的植物,是號稱可以用來製作返魂香、可保屍身不腐的植物。

取自《唐朝詭事錄》

取自《唐朝詭事錄》

結果我一看,又覺得...這不就是罌粟嗎?罌粟倒是真的可以讓人產生幻覺,但是要保屍身不腐,不可能啦!

好吧,我只能說,職業病真的很難醫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7會員
980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我的專長並不是植物分類。但是因為研究植物,所以生活中會多留意各種各樣的植物。 或許也可以說是職業病吧。 也因為這樣,所以看戲的時候一看到植物,就很容易出戲。
Thumbnail
雖然我的專長並不是植物分類。但是因為研究植物,所以生活中會多留意各種各樣的植物。 或許也可以說是職業病吧。 也因為這樣,所以看戲的時候一看到植物,就很容易出戲。
Thumbnail
戲劇中有時會出現植物。有些是重要的植物,有些只是陪襯;但是有些植物會讓我一秒出戲。 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呢?你看過哪些呢?
Thumbnail
戲劇中有時會出現植物。有些是重要的植物,有些只是陪襯;但是有些植物會讓我一秒出戲。 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呢?你看過哪些呢?
Thumbnail
第一眼,以為這是美人焦。仔細觀看它的葉子,花朵並不像。 拍照上傳到植物圖鑑APP查詢,得到非常陌生的名字【紅絲薑花】, 是外來入侵種植物之一。 沒膽問廟婆是否是她種植的,或是鳥類帶來的種子, 無所懼的自生自長,成為土地公廟後小小花圃一道風景。 紅絲薑花 :(學名:Hedychium gardneri
Thumbnail
第一眼,以為這是美人焦。仔細觀看它的葉子,花朵並不像。 拍照上傳到植物圖鑑APP查詢,得到非常陌生的名字【紅絲薑花】, 是外來入侵種植物之一。 沒膽問廟婆是否是她種植的,或是鳥類帶來的種子, 無所懼的自生自長,成為土地公廟後小小花圃一道風景。 紅絲薑花 :(學名:Hedychium gardneri
Thumbnail
<繪製小故事> 病毒在田間又稱為瘋仔病,植物出現狂顛的葉片緊縮、枝條扭曲、顏色轉變,脈絡彷彿魔法陣般的發黃發紫發紅,彷彿不受控制的藝術家展現看不懂的掙扎美感。 實習看到的案例,製成明信片後拿去賄絡病毒學老師請他不要當我。 --------------我本來以為他會心軟的。 <延伸>
Thumbnail
<繪製小故事> 病毒在田間又稱為瘋仔病,植物出現狂顛的葉片緊縮、枝條扭曲、顏色轉變,脈絡彷彿魔法陣般的發黃發紫發紅,彷彿不受控制的藝術家展現看不懂的掙扎美感。 實習看到的案例,製成明信片後拿去賄絡病毒學老師請他不要當我。 --------------我本來以為他會心軟的。 <延伸>
Thumbnail
不管是不是薰衣草,都很漂亮
Thumbnail
不管是不是薰衣草,都很漂亮
Thumbnail
搬回鄉下想好好種菜,愛往外跑的我發現菜太難種了,草長的速度遠勝過嬌嫩的菜,我氣得想把草都吃掉! 仔細研究才發現,身邊野草太多可以吃了,而且還各有療效,老天爺對我們太好了,把需要的都放在我們身邊了。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路邊的野草不要亂除! #黃鵪菜 #一支香 #山根龍 #鼠麴草 #清明草 #黃蒿
Thumbnail
搬回鄉下想好好種菜,愛往外跑的我發現菜太難種了,草長的速度遠勝過嬌嫩的菜,我氣得想把草都吃掉! 仔細研究才發現,身邊野草太多可以吃了,而且還各有療效,老天爺對我們太好了,把需要的都放在我們身邊了。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路邊的野草不要亂除! #黃鵪菜 #一支香 #山根龍 #鼠麴草 #清明草 #黃蒿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文章是高教授實驗室去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食蟲植物與他們的惡鄰居,還有對保育策略的相關建議。在很多冒險故事中,食蟲植物被打造得巨大無比,連人都吃得下去,而在馬力歐遊戲中,也要小心被巨型食人花吞食,不過在人生遊戲裡,大家倒是不用擔心會因為食蟲植物 Game over,我們甚至需要找些方法保護它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文章是高教授實驗室去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食蟲植物與他們的惡鄰居,還有對保育策略的相關建議。在很多冒險故事中,食蟲植物被打造得巨大無比,連人都吃得下去,而在馬力歐遊戲中,也要小心被巨型食人花吞食,不過在人生遊戲裡,大家倒是不用擔心會因為食蟲植物 Game over,我們甚至需要找些方法保護它
Thumbnail
土(假)人參其主根粗大狀如「人參」而得名。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圍,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花,而另外一種稜軸土人參更是一種新興葉菜類植物,過去甚至有人假冒高麗人參來販售牟利。它們的生長環境、分布空間,幾乎與人類活動範圍息息相關,也因此經常被認為是一種雜草。檸檬綠葉子,在夏季總是帶來一種涼爽感,小小的粉紅
Thumbnail
土(假)人參其主根粗大狀如「人參」而得名。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圍,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花,而另外一種稜軸土人參更是一種新興葉菜類植物,過去甚至有人假冒高麗人參來販售牟利。它們的生長環境、分布空間,幾乎與人類活動範圍息息相關,也因此經常被認為是一種雜草。檸檬綠葉子,在夏季總是帶來一種涼爽感,小小的粉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