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我討厭民科

    民科其實是個很對岸的用法,泛指一些沒有經過專業教育,透過一些有限、不準確的資源去理解東西,講解出來的東西一知半解同時自信爆表的傢伙們,在我一開始寫文開始就有很多人習慣發表自己對於中世紀的「高見」,或著是私我丟給我一些不明所以的文章或影片(當然、對岸的),撇去這個不談,在YOUTUBE與Google上充斥著一知半解的歐洲歷史其實更傷台灣人的腦袋,尤其以對岸居多,其中往往夾雜著眾多對於歐洲的偏見,套用我朋友的一句話,不看歐洲史,只看對岸廢文真的會以為唐刀世界無敵強,虎蹲炮打趴鄂圖曼,我們中國要打穿君士坦丁堡了。

    這種情況的氾濫其實是對台灣年輕到中老年都有很大的影響,中國的垃圾東西下至抖音、上至每日頭條跟FB洗腦影片,明擺著就是要對你低智化的洗腦,這一風潮也開始帶起了不少民科的誕生,這種人的特徵習慣是「一本書主義」,或著是根本沒看過甚麼真正有料的書籍,就能出來大放厥詞,比如對於英法百年戰爭的看法,他們的固定公式必然是長弓打穿了板甲、騎兵無用論,未經訓練的農民可以用弩殺死騎士,二戰則是法國只會投降、波蘭騎兵打坦克,除了段子還是段子,更讓人感到厭惡的是他們往往對這些論點毫無證據,嘴炮程度跟政治廚不相上下。

    再來是所謂的維基仔,這類人把維基當作是唯一真理,而且還不是英文維基,是中文不明所以的維基內容,據一位大佬所言,維基當然是一個很好的名詞查詢工具,可以依此延伸去查詢相關知識,但是全憑維基本身基本上是非常乾涸的,中文維基特別習慣加上詭異的情緒字眼,比如1809年的華格姆會戰 (Battle of Wagram),英文維基很好地描述了戰爭的經過,但中文維基居然是寫著 "拿破崙再度發揮了臨危不亂的態度打贏了奧軍",都甚麼年代了還在搞微言大義,春秋筆法,這樣寫還有人可以捧成聖經,我很懷疑這種人對於知識的態度是拿出來炫還是拿出來打打嘴砲而已?

    除了維基仔,更恐怖的就是所謂的華腦仔,這種人腦袋裡除了中國好強好棒棒以外基本上不可能有甚麼營養的東西在裏頭,在跟他說話時要當心他引用的資料非常不準確,好一點可能還會引用一點史書內容然後超譯,慘一點每日頭條、百度百科等農場文章,或著是一些莫名其妙的YOUTUBE影片,試圖說服他疲弱不堪的腦袋,邏輯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中國實在是太厲害了,有看過我的文章者基本上會有一個認知,中國在很多時代基本上都要落後於西方同行,缺乏競爭跟大統一,集約農業跟沒有課責系統的中央政府,除了科技落後以外經常爆發極度血腥的農民戰爭,但這些華腦仔跟康有為一樣,假惺惺地說法國大革命死太多人,中國不應當效仿,他們是沒看過民亂死多少、吃多少人嗎。

    我中世紀的文章也是寫好一陣子了,這類人肯定還是不少,特別是中國那種速食、有毒的文化接連入侵,導致許多人的歷史觀念其實是跟對岸同步了,這是個很噁心的現象,對於中世紀除了髒臭種種論調外,他們也更喜歡吹捧中華醬缸文化,我承認有一些知乎的作者專欄其實很不錯,但是對於這種盛行奶頭樂(Titty Tainment) 的社會而言,歷史其實對他們無足輕重,但入門門檻又低,加上網路上垃圾文章氾濫,這種情況在未來會更加嚴重,華人社會重賺錢不注重人文的態度,也進一步加劇這一情況,雖然我非專業歷史學者,惟這種風氣是個人文主義者,也會感到憂心忡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