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台詩案」談”說服”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歷史好玩的地方就在不管經過了多久的時間,你都還能看到人性的類似,問題的相同。今人強調溝通、互動、說服的重要性,事實上,因為人性的類似,問題的相同,因此你同樣可以從歷史上看到溝通、互動、說服的重要性,因此,用古代的案例,來模擬較佳的做法,就成了歷史的功用之一。上文提及,為了營救蘇東坡,曹太皇太后用親情,張方平用執問,然而其成效都令人存疑,張方平的說法甚至有可能產生反效果。那其他人的說詞又如何?其成效又如何呢?

吳充

宰相吳充,為王安石親家。一日召對,他問神宗皇帝:「魏武帝(曹操)何如人?」神宗說:「何足道!」吳充說:「陛下動以堯、舜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猶能容禰衡。陛下以堯、舜為法,而不能容一蘇軾,何也?」神宗有些驚詫,說:「朕無他意,止欲召他對獄,考核是非爾,行將放出也。」(你覺得你會比你看不起的人差嗎?這話不得不讓神宗考慮再三,並試圖解說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總不能比我看不起的人差吧?)

王安禮 

直舍人院王安禮,王安石的弟弟,也向宋神宗進言:「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語言謫人。按軾文士,本以才自奮,謂爵位可立取,顧碌碌如此,其中不能無觖望(觖望,指埋怨的心理)。今一旦致於法,恐後世謂不能容才。」神宗說:「朕固不深譴,特欲申言者路耳,行為卿之。」皇帝解釋說自己並沒有要深罪蘇軾的意思,只是有諫官彈劾他,需要調查清楚,很快就會放他出去。( 貰有寬貸、赦免之意。這是說之以理,然而,被說者其實也知道這個道理,之所以如此作為,乃因其中還有情感成份在,光想用理來說服,卻忽視或漠視其中的情感成份—我也知道他是人才,但老是反對,老是唱反調,煩不煩啊!他就不能體諒我的難處嗎?—因為純粹用理來說服,讓神宗動心的力道似乎弱了些。)

章惇

屬於變法派中堅人物的章惇,亦上奏神宗:「(蘇)軾十九擢進士第,二十三應直言極諫科,擢為第一。仁宗皇帝待軾,以為一代之寶,今反置在囹圄,臣恐後世以謂陛下聽諛言而惡訐直也。」(章惇乃變法派中堅,他能替保守派的蘇軾伸冤,足見其人品不差。然而,他同王安禮一樣,是以”理”為主,但,其中提到你祖父—仁宗—視為一代之寶的蘇軾,你把卻把他關了起來【含有你好像不如你祖父的含意】,而且你的作為很可能會在後世留下惡名喔。既貶抑了神宗的能力或看法,最後一句還帶有恐嚇成份,你想神宗可能採納或接受嗎?我想:不僅不可能採納或接受,反而有點睹氣且更加固執的想加罪蘇軾,以證明我不比仁宗差,我也不怕留惡名。因為,我沒錯、沒錯、沒錯!)

 蘇轍

有友人問蘇轍:「然則是時救東坡,宜為何說?」蘇轍說:「但言本朝未嘗殺士大夫,今乃開端,則是殺士大夫自陛下始,而後世子孫因而殺賢士大夫,必援陛下以為例。神宗好名而畏議,疑可以止之。」(蘇轍所言有幾分對,提醒神宗本朝沒有殺士大夫的先例,一旦有了開頭,底下就一定會有仿傚者,而且這些仿傚者都可以以此例做為藉口,讓神宗可以選擇,成為殺大夫的第一人,以後類似情況都被提出來指責呢?還是寬諒為懷,大事化小,成為佳話呢?如此一來,神宗必然需要仔細考量。然而,此種說詞仍然是以"理"為主,只是讓神宗多了選擇的空間,比純用理性說服多了點力道。)

王安石 

王安石聽聞「烏台詩案」後,也很震驚,派人送了一封信給神宗,信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安有盛世而殺才士乎?」曾經猶豫再三的宋神宗終於因此而下定決心。(蘇軾是於7月28日被捕,8月18日下御史台監獄,)11月29日,聖諭下發,詔書中說:「朕之所治,雖非盛世,但朕決不以文字之罪殺人,更不會以文字為獄而累罪於天下文人,招致千古不絶之唾罵!」從詔書中的用詞,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打動神宗心霏從而奏效的正是王安石的那句話。(「皇帝,現在可以算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盛世;在這樣的盛世,帝王有可能去殺害有才德的文士嗎?」這話說到神宗的心坎裡了,他首先稱讚神宗是難得的帝王,然後提了一個問題讓神宗去自問自答,讓他去做選擇,讓他去說服自己。你看看神宗的詔書:「沒有啦,我沒有那麼偉大啦,還稱不上是盛世啦,可是我絶對不會因文字而殺人,以遺萬世之譏。」王安石的說服功力真的是高,他根本沒有嘗試去說服神宗【其他人則是透過說理,透過情感,企圖去說服神宗,問題是:需要說服的人,大多已先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大多固執己見,因此上述做法—說理或用情—成效有限。】王安石則不然,他先是稱讚神宗—如果是你,你聽了會不會覺得舒服—,然後問了一個問題,如是而已。哇賽,他的說法仍可做為”說服"的典範。)(王安石根本不提蘇軾有沒有罪?該不該殺?而是站在神宗的立場,請神宗自己想想看:有沒有必要因為殺才士而毀掉「聖世」的名聲,「明君」的形象?如果你是神宗,答案很清楚,不是嗎?其他人的說詞—吳充除外—都不是站在神宗的立場,都是站在神宗的對立面,都把神宗視為或不講道理,或不明事理,或不如祖上的君王,所以都不足以說服神宗。

說服技巧

Ian 伊恩(2024/1/25)在《如何說服對方?最有效的3個技巧》一文中,提到:說服對方的技巧有三:

1.     不要嘗試說服別人,要讓對方說服自己:這是原則。因為沒有人喜歡被說服。

2.     善用問題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這是實際做法。找出合適問題。

3.     透過提供選項能降低抗拒心理:讓對方覺得這是我「自己做決定」的。


小結

能夠符合上述技巧的只有吳充和最後奏效的王安石。即使到今天,說服需求仍然時時、處處都有,我們從分析上述說詞中是否可以得到什麼?從王安石奏效的說詞中,又可以學到什麼?

 

Ian 伊恩(2024-01-25)。如何說服對方?最有效的3個技巧,202408-08擷取自https://drawwow.com/convince/

註:此文部份取材自https://kknews.cc/history/vp6x8jq.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0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宋朝重文輕武,看起來像是積弱不振的朝代。但是,其實不是的,這是個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非常會生活,很有生活情趣也充滿儀式感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中,生活充滿不同的滋味與趣味。
Thumbnail
      宋朝重文輕武,看起來像是積弱不振的朝代。但是,其實不是的,這是個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非常會生活,很有生活情趣也充滿儀式感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中,生活充滿不同的滋味與趣味。
Thumbnail
戰國時代的范雎和須賈的故事,反映出主管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及人性的複雜。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懂得留餘地,看清自己和他人的黑暗,以理解和應對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戰國時代的范雎和須賈的故事,反映出主管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及人性的複雜。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懂得留餘地,看清自己和他人的黑暗,以理解和應對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本書裡,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一方面閱讀唐代詩詞,一方面瞭解唐代歷史文物,另一方面看到不少當時名人的小故事,真是一舉數得啊。
Thumbnail
這本書裡,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一方面閱讀唐代詩詞,一方面瞭解唐代歷史文物,另一方面看到不少當時名人的小故事,真是一舉數得啊。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