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閱讀筆記】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3)

本篇整理自本書的Part3,有關影響投資的行為偏誤。
最近突然有點懶,也發現自己看的書類型有點單一,之後應該會找幾本科普書看看。


影響投資的10個行為偏誤:
本質主義、認知失調、後見之明、代表性偏誤、賭徒的謬誤、
過度自信、心理帳戶、框架效應、錨定效應、有限注意力。

1.本質主義:價格由投資人認定的價值而定

資產的價格是由投資人認定的價值決定,大家覺得它有價值,它就有價值,這就是「本質主義」,不一定取決於實質的形體,而是在於抽象的本質,比如無實體的比特幣、NFT等,或者一瓶標榜「82年」的葡萄酒。本質主義很容易引起投資人情緒,進而讓人做出不理性的決定,而影響股票價格。

2.認知失調:想盡辦法合理化自己的認知

人在思緒中產生矛盾認知會導致心理壓力,此時我們會合理化自己的認知以緩解不適感,包括改變對自己行為的認知(我比上次進步了)或降低矛盾重要性(一次考試不代表什麼)。

認知失調會導致「自我歸因偏誤」,如果成功預測股價走向,通常會歸因於自己能力好,但預測失敗會歸咎於運氣差。認知失調也會導致「確認偏誤」,我們會忽略與自己認知衝突的資訊,強化與自己信念相同的資訊。(讓我想起PTT房版,任何事情都是房市大利多,阿共打過來順便都更也是大利多)

3.後見之明:事後諸葛

大家應該認識一些人(或其實自己就是),股價走勢跟原先預期一樣的時候,會說:你看看,我早就知道....!當不符合預期時,就會說自己運氣不好。但是股價難以預測的,事後找尋自己預測正確的證據,造成交易過於頻繁,反而導致績效落後大盤的結果。

4.代表性偏誤:把常見的例子當作事實

飛機失事時,通常死傷慘重,大家會認為坐飛機更危險,但其實飛機比搭車安全。

在投資上,短線投資能致富就是代表性偏誤,我們常聽到某人因為投資了某檔飆股一夕致富,但是投資失利的人大部分都不會出來炫耀。雖然統計上長期被動投資勝率較高,但是我們更喜歡一夕致富的故事。

5.賭徒的謬誤:相同的事件不會連續不斷的出現

多數人難以理解隨機發生或牽涉機率的事件,猜測短線價格趨勢就等於猜測彩券中獎號碼。

6.過度自信:人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

能力越差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反之能力越強的人,越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即達克效應)。

過度自信的型態包含:優於平均(覺得自己能力優於平均)、錯誤評估(傾向高估自己評估事情的準確度)、過度樂觀(主觀認為的成功機率大於實際的機率)。

研究指出過度自信會有過度頻繁交易與投資標的過於集中的現象,同時交易成本會提高,收益會降低。投資人覺得自己有良好的操作能力,甚至以散戶的資源做法人的操作。

7.心理帳戶:對於消費決策有不同的判斷標準

心理帳戶會導致決策錯誤,不管薪水還是彩券贏來的錢都是錢,對待的方式不應有所不同。投資上,收到股息會比較容易花掉,因為是賺來的,如果要賣股票(本金)感覺像在吃老本,會有心理障礙,心理上會分成股息、本金帳戶,但其實兩者都是錢。

8.框架效應:「換句話說」就能改變投資行為

同一個手術,用「有90趴的成功機率」或「有10趴的失敗機率」兩種說法,前者會讓人動手術的意願提高,但其實機率都一樣。同一個事實,描述的方式不同,會讓決策者心理感覺不同,而有矛盾的決策。

9.錨定效應:買進價格會變成交易過不去的心魔

在投資上,買進價格是錨定點,前面提過的處分效果,參考點就是買進股票的價格,但實際上買賣應該是要看公司的前景,而非過去的買進價格。除買進價格外,歷史價格也常常成為錨定點,其實歷史高點並無意義,卻容易成為難以突破的價格關卡。

10.有限注意力:人們眼中只看得到自己注意的事物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請你算算看影片中白色衣服的人傳了幾次球?(OK,你有看到大猩猩嗎?)而Barber and Odean(2008)的研究指出,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投資人會傾向吸引注意力之選擇,會購買吸引注意力(比如媒體關注度高)的股票,而造成股票價格過度反應。


至此本書也差不多快一半了,下一章是有關於如何消除這些偏誤方法,謝謝閱讀本篇文章的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Shanm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