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麗娟【中國文學史】課堂筆記——單元8.楚辭(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宋玉

  • 他是一個由《楚辭》去楚賦的一個轉移。
  • 宋玉賦的鋪陳,比屈原更優勝,成為漢賦的構成要素。
  • 由直諫變成曲諫的發展
  • 宋玉不是貴族,只是一般文人
  • 《文心雕龍》:「宋發巧談,實始淫麗。」
  • 宋玉與漢賦的關係,更為密切。
  • 程廷祚〈騷賦論〉:「窮造化之精神,盡萬類之變態,瑰麗窈冥,無可端倪。」
  • 宋玉是「貴遊文學」的開端,依附貴族、君王,在特定情況下寫作,尤其是宴遊之時,就是貴遊文學。


〈九辯〉

  • 王夫之《楚辭通釋》:「辯猶遍也,一闋謂之一遍。」
  • 像〈高唐賦〉、〈神女賦〉通篇押韻,口頭誦讀有節奏美。
  • 建立悲秋傅统
  • 影響後世賦的題材:
  • 董仲舒〈士不遇〉,司馬遷的〈悲士不遇〉、陶淵明〈感士不遇〉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雖馳神逞想,不如〈離騷〉,而哀怨之情,實為獨絕。」
  • 胡應麟《詩數》:「千古言秋之祖,六代唐人詩賦,靡不自此出者。」
  • 陸時雍《讀學解語》:「舉物誌而覺哀怨之傷人,敘人事而見蕭條之感候。」
  • 孫鑛《文選論注》:「九辯已變屈子之法,加以多差錯落,而多峻急之氣。」


屈賦句法:

1.六字加一片,再六字

2.四字,三字加一兮

3.兮字在句中,有停頓調節,伸縮抑揚的美感

4.散句和四言句

一段以一個句式為主,並不雜用。


宋玉句式:

1.三字加一兮,四至七字

2.四字加一兮,三至五字

因此宋玉是屈賦到漢賦的過渡。


〈高唐賦〉

  • 〈高唐賦〉比涉江而言,更多層次,全方位的描寫定點景物、山光水色。
  • 〈高唐賦〉為漢賦樹立了典範。
  • 宋玉亦是艷情文學夢幻文學的濫觴。


〈神女賦〉的影響:

王粲、陳琳、楊脩、江淹曾作過同名〈神女賦〉

司馬相如〈美人賦〉、〈長門賦〉,曹植〈洛神賦〉、〈靜思賦〉,王粲〈開邪賦〉,應暘〈正情賦〉,沈約〈麗人賦〉,江港〈麗色賦〉,皆是不同篇名,但類似內容和形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35會員
1.0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歐麗娟:「盛極一時的人文現象,總是會引發人們的模仿,因此這人文現象的末流是在所難免。」
Thumbnail
2025/04/24
歐麗娟:「盛極一時的人文現象,總是會引發人們的模仿,因此這人文現象的末流是在所難免。」
Thumbnail
2025/01/30
歐麗娟:「研究文學史,如果沒有歷史意識,沒有自覺地把它放在時間脈絡裡面去追蹤、探源、考查,我們其實很容易就把一個文學作品當作是一個架空的、沒有任何社會脈絡和歷史背景的、孤立的個體來分析。」
Thumbnail
2025/01/30
歐麗娟:「研究文學史,如果沒有歷史意識,沒有自覺地把它放在時間脈絡裡面去追蹤、探源、考查,我們其實很容易就把一個文學作品當作是一個架空的、沒有任何社會脈絡和歷史背景的、孤立的個體來分析。」
Thumbnail
2025/01/02
歐麗娟:「建安文學的悲涼並非悲哀,而是以悲為美。」
Thumbnail
2025/01/02
歐麗娟:「建安文學的悲涼並非悲哀,而是以悲為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Thumbnail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Thumbnail
歐麗娟:「《左傳》具備了大量的小說和戲劇元素,形成文史結合的傳統。」
Thumbnail
歐麗娟:「《左傳》具備了大量的小說和戲劇元素,形成文史結合的傳統。」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二本書《九辯研究》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九辯〉為宋玉所作,研究者較鮮。楚辭學者,若林雲銘、蔣驥、陳本禮、姜亮夫、繆天華諸家,皆未論及焉。然〈九辯〉聲容雙美,揆諸屈賦,並無遜色,後人競相模擬,影響極大,頗具研究之價值也。然迄今尚無專書,誠一大遺憾矣。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二本書《九辯研究》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九辯〉為宋玉所作,研究者較鮮。楚辭學者,若林雲銘、蔣驥、陳本禮、姜亮夫、繆天華諸家,皆未論及焉。然〈九辯〉聲容雙美,揆諸屈賦,並無遜色,後人競相模擬,影響極大,頗具研究之價值也。然迄今尚無專書,誠一大遺憾矣。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一本書《楚辭九章集釋》二版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漢.劉向所編《楚辭》有十六卷,王逸註《楚辭》時,又加上一卷自己作品〈九思〉,今傳《楚辭》共十七卷。其中有些是漢人擬作,有些是屈原弟子作品,傳統認為是屈原作品的,只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一本書《楚辭九章集釋》二版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漢.劉向所編《楚辭》有十六卷,王逸註《楚辭》時,又加上一卷自己作品〈九思〉,今傳《楚辭》共十七卷。其中有些是漢人擬作,有些是屈原弟子作品,傳統認為是屈原作品的,只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一本書《楚辭九章集釋》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本書依王逸本次序分為九章,各章均先校字,次注解,後釋義。校字以四部叢刊之明覆宋刊本為底本,參以洪興祖、朱熹及近人校補,擇其正確者,寫於譌字之下,並以括弧標明。注解採古今之注,並間及東瀛學者岡松辰之《楚辭考》,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一本書《楚辭九章集釋》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本書依王逸本次序分為九章,各章均先校字,次注解,後釋義。校字以四部叢刊之明覆宋刊本為底本,參以洪興祖、朱熹及近人校補,擇其正確者,寫於譌字之下,並以括弧標明。注解採古今之注,並間及東瀛學者岡松辰之《楚辭考》,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