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不再服務於自己與世界的信念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哲學讀書會成為我的反省時刻。


過去有那麼一段時間,未曾察覺潛意識為了服膺資本社會所定義的價值,總急於表現。渴望讓別人看見我是誰、看見自己的成就、認同自己的理念,那麼汲汲營營,然後用一種「我堅持做我喜歡的事」的想法自我包裝、自我欺騙,以為這才是生活,這就是「工作」、「事業」的意義。但其實,全部只是為了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最後只會得到空虛。


想要玩榮譽、權力遊戲的人可能不這樣覺得。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人。我大部分時候不是結果論者,但最近時常在想像中探索自己的最終結局,而且就這種情況而言,我認為完全可以用結果論成敗。比如說:


為了證明自己 → 證明成功(得到榮譽、財富) → 空虛 → 活得不快樂 → 重新建構自我、換一條路走


這裡的箭頭設定不是時間的線性發展。意圖證明自己的當下不是快樂的,這種空虛充斥在每一天。


以自我、以競爭為出發點的心態,終究什麼也得不到,老天還會故意把擁有的都拿走,其中有一種東西叫做滿足感。


滿足感有很多層次,如生理的滿足,心理上愛與歸屬的滿足。馬斯洛說最高層次是自我價值的追尋,如今我認為,若以資本主義的框架來定義「價值」,非常危險,實際例子可以從蔡依林的故事、泰勒斯的自傳電影《美國小姐》看見。歷史存在的意義就是如此,走過同一條路的前輩告訴你前面有陷阱,你不以為然,假裝不在意,然後掉下去,再努力爬起來,其實也沒有對錯,反正人人花的是自己的時間,有的人就是需要真實體驗過才甘願。當然,馬斯洛理論建構的脈絡也許不在資本主義之下,只是想提醒現代人容易落入的誤區。


再補充一句。這裡說的是可複製的陷阱(以證明自己為出發點的危險),如果是哪個前輩用個人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給出不尊重他人選擇的建議,只需要回他一句「關你屁事」,更好的做法是完全不用給予注意力,時間太珍貴。


會有這些想法是出自於這次讀書會聚餐,諸多同學讓我感受到「利他」的意義。「利他」和奉獻原來是有一段差距的,帶來更大的公共利益也是自利,雖然小時候就在經濟學看過,但親身體驗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力量。社會上很多人都在做這件事,近期發現的像是唐鳳、吳柏蒼(最近花很多時間研究的音樂人) 、TFT 創辦人劉安婷。其實創業成功的人,應該都明白這只是基本。


探索各種可能的結局,選擇一種過程和結果都滿足、踏實的方式,然後致力去實踐,發現問題就調整,是對自己、對世界負責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ura 的宇宙泡泡 🫧
2會員
25內容數
: Welcome to My Mind ​   點擊本頁任一事件入夢
2025/01/14
2025/01/14
2024/09/01
成為港灣。
Thumbnail
2024/09/01
成為港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總是想向別人證明自己,而不停的努力追逐著某事,想表現自己,是因為想被看見。
Thumbnail
總是想向別人證明自己,而不停的努力追逐著某事,想表現自己,是因為想被看見。
Thumbnail
自我價值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經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成就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內在的肯定。
Thumbnail
自我價值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經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成就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內在的肯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當人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反而能更自在地接受自己的本質,並不需要一再去證明自己所不是的東西。這是一個有關自我認同和接受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當人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反而能更自在地接受自己的本質,並不需要一再去證明自己所不是的東西。這是一個有關自我認同和接受的議題。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