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七日後,我很想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4年的8月21日晚間八點十分,我的祖父與他共處88年的世界長辭。

你跟著佛祖的那個晚上

彌留之際,原本緊閉雙眼的祖父突然睜開雙眼,那對眼睛同記憶如炬卻帶著些微水氣,在看了我們一眼後,他似是放心停止了呼吸,前後不過幾秒鐘。由於發生的太突然,那時我們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後知後覺才發現這便是永別,而在理解到的瞬間,迎接我們的是巨大的無助與不安,連叫了幾次確認祖父沒生命反應後,潸然淚下。

聽聞眼淚碰觸到逝者,會讓逝者離不開,我和姑姑一邊小心不讓眼淚滴在他身上,一邊摸著他漸弱的脈搏哭泣,而我的祖母一次又一次輕喚著祖父的小名後,撐著弱小的肩膀顫顫巍巍地,轉身將臉悶在毛巾裡,她蜷縮在角落,只為不讓祖父聽到她的哭聲。

那日不鳴笛的救護車帶著他回家,而我們則守著他離開。

翌日早晨與紙蓮花

興許是哭累,那晚我睡得很沉,隔日起床我還在告訴自己,真是可怕的惡夢。但轉瞬我知道這都是自欺欺人,因為禮儀社將你托起穿衣、入冰櫃到誦經,我全程都陪著你。

起身簡單漱洗,瞻仰完你的睡顏後,我疲憊地拾起桌上的紙張開始跟金紙店的鄰居學習怎麼折紙蓮花,一座紙蓮花需要24個花瓣跟30個花托,總共需要108座與108朵,其實在折的過程我心裡明白,這折的哪只是蓮花,根本是讓人分神不去難過的幌子罷了。

心理吐槽著,手卻沒停過,因為我寧可相信你需要這些花朵才有辦法順利的跟著佛祖修行,也不希望你走的艱辛。

因不圓滿而學會的台語

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到我祖父這代感覺只止步外物,私認為我得到的關懷是比同輩男生更多的。因為成長過程孫輩只有我隨行在他身邊,大部分的孫子/女都因為他們的父母婚嫁搬離祖父母家,語言只剩下國語。

但我的父母早早離異,他們把還是小豆丁大的我交付給了祖父母與4位姑姑,因此耳濡目染下,我會說台語,也是唯一有辦法與他溝通的孫子。

早年祖父還健在時,早晨我常常會跟他搶電視,他常無奈地讓我先去他的西裝褲口袋拿錢去買早餐後,再把遙控器讓給我看卡通,然後看我吃飽後才開車載我去上國中,而這一載即三年,我的學費也是他的積蓄給予的。

或許求學階段大多都是在最接近他的地方,聽聞他與姑姑最後的對話是對於我的掛念。詢問我在哪裡,詢問我今年已經幾歲了......然後就此沒有再開口說話。

在心疼中茁壯

我姑姑說祖父這一生是自卑的,自小因故殘疾,加上只有小學學歷,讓他在務農社會顯得低人一等,就連養母也對欺負他的人淡泊的說:「他殘疾已經夠可憐了,興不起波瀾」

鄙視般的維護,讓他終其一生都離不開低自尊,卻也更努力打拚養活一個家,從遮風避雨的起家厝乃至每位子女的婚房,無一不是來自祖父的祝福,要知道這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

要端平一碗水難,但他不僅做到了,還提前準備了很多文件找了代書替他處理,只擔心日後紛爭子女們相處不好。而大家說到祖父神情都是不捨,不知道他有沒有自覺,他是最棒的父親與祖父,你說能有這般聰慧投資眼光與毅力的祖父,我能不驕傲嗎?

家宴缺席的你,是我的遺憾

明明想著趕在今年完婚,能讓你看到我出嫁,那天我還特別回家跟你說要結婚的事情,當時你還淺淺地說「早嫁比較好,不要跟姑姑一樣晚婚」但終究是算不盡,我還是來不及,我以為主桌上會有你跟阿嬤(祖母),結果臨時缺了你,當天讓其他長輩遞補了。

當天其實我沒有太多喜悅,滿腦子都是在醫院中孤獨的你,手中的婚戒與你的點滴成了極大的對比,同樣都在手上,象徵卻是天與地的遙遠。

家宴結束後,阿嬤(祖母)跟大家說,不要跟你提到我的婚事,不要讓你想起有遺憾,但阿嬤不知道的是,那亦是我最大的遺憾。直到現在,我仍然會想著,要是能早結一個月有多好。但悔不當初,沒有什麼「早知道...」

男方提親時,你靜靜地待在旁邊,結婚時,你也是靜靜地待在醫院接受治療,但我沒想到,你連離開都是如此的安靜。

後事與後記

祖母因為捨不得,我們最終看好日子,決定讓祖父在家待一個月再離開。長輩們跟我說,放在冰櫃的時間,你的面容會慢慢改變,如果捨不得不要看,所以除了第二天早上,我都是都透過轉述去知道你現在有了什麼變化。

我知道你是個在意體面的人,所以放心我不會再去看你,另外請原諒我,在你最後返家時偷偷錄了一小段你睡覺時重重的呼吸聲,只因為我擔心以後看不到、聽不到。

我是真的真的很想你,你離開之後我每天都在哭,但知道你不痛了,我也會努力讓自己不痛的。等我走出來了,你能再多多來我夢裡嗎?我保證這次不再跟你搶遙控器,會陪你看你要看的節目的,還會用自己賺的錢買你愛吃的麻粩給你吃。

你可以像之前一樣,故意調侃常常不在家的我,裝作不認識我問我是誰,但不要在離開的路上迷失自己,跟著佛祖好好修行。然後偶爾繞路來找我,好不好?

-

感謝身邊陪伴的家人,以及收到病危通知願意讓我臨時請長假北上的老闆。

此文謹記念我最愛的祖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08/29
媽媽也在今年離世,很有共鳴❤ 想念妈妈,也希望我做的功德回向给她,讓她可以去到更好的地方,親近佛法和修行,再也沒有身體的病痛了。
avatar-img
米支其的沙龍
19會員
30內容數
米支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7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2024/02/17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2023/04/09
一個熱門的作品,一般不會只停留在原作,它可能會被小說化、漫畫化、動畫化、舞台劇化、電影化、遊戲化等等,用不同的樣貌呈現在觀眾面前,然而呈現方式的轉變,未必能讓大眾接受,也勢必會引來不少「原作黨」的批評與指教。而這次我想分享二部我覺得改編的很有味道的作品,以及分享自己對改編作品的看法。 為什麼要改編?
Thumbnail
2023/04/09
一個熱門的作品,一般不會只停留在原作,它可能會被小說化、漫畫化、動畫化、舞台劇化、電影化、遊戲化等等,用不同的樣貌呈現在觀眾面前,然而呈現方式的轉變,未必能讓大眾接受,也勢必會引來不少「原作黨」的批評與指教。而這次我想分享二部我覺得改編的很有味道的作品,以及分享自己對改編作品的看法。 為什麼要改編?
Thumbnail
2022/09/07
「你憑甚麼創業?」「你以為你自己幾斤幾兩重?看清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天我被數落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我的創業企劃書因為被嫌棄連看的價值都沒有,只能在桌上當我眼淚的吸水墊。 還好當時,你憑著勇氣繼續堅持;還好當時,你死不悔改,才真正看清自己的極限不只如此。
Thumbnail
2022/09/07
「你憑甚麼創業?」「你以為你自己幾斤幾兩重?看清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天我被數落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我的創業企劃書因為被嫌棄連看的價值都沒有,只能在桌上當我眼淚的吸水墊。 還好當時,你憑著勇氣繼續堅持;還好當時,你死不悔改,才真正看清自己的極限不只如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錯過後的思念。 或許,就是存在著各種遺憾才會更加珍惜當下!
Thumbnail
錯過後的思念。 或許,就是存在著各種遺憾才會更加珍惜當下!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我經歷了人生裡第一次的生死別離。 那對我來說是一次「新鮮」的體驗,第一次哭著進加護病房、第一次進禮儀社、第一次參加告別式。 在爺爺離開以後,我細數過去的每個片段,好像在每一個瞬間裡,都能找到他愛我的證據。 可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告訴他,我也愛著他。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我經歷了人生裡第一次的生死別離。 那對我來說是一次「新鮮」的體驗,第一次哭著進加護病房、第一次進禮儀社、第一次參加告別式。 在爺爺離開以後,我細數過去的每個片段,好像在每一個瞬間裡,都能找到他愛我的證據。 可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告訴他,我也愛著他。
Thumbnail
在家人身邊健在到我和弟弟都已經成年的奶奶走了, 我卻不記得上一次和她有意義的對話是什麼了, 但我記得那個我國中時就不在的爺爺
Thumbnail
在家人身邊健在到我和弟弟都已經成年的奶奶走了, 我卻不記得上一次和她有意義的對話是什麼了, 但我記得那個我國中時就不在的爺爺
Thumbnail
當天早上八點半,我已經在工作崗位上忙著,LINE沒有開啟通知,所以看到爸爸的訊息時已是幾分鐘後… 「你阿嬤走了」。 "愛是回過頭時發現自己如此捨不得"
Thumbnail
當天早上八點半,我已經在工作崗位上忙著,LINE沒有開啟通知,所以看到爸爸的訊息時已是幾分鐘後… 「你阿嬤走了」。 "愛是回過頭時發現自己如此捨不得"
Thumbnail
到了一定的歲數,失去變成了注定的常態,行過每一場告別,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生命進行數場行前通知,在現實中練習著自己來日也將面對的一切。 從前姑婆為了家傾心的付出,如今姑婆終於不再忙碌,此刻她的生活只需要好好打點自己,不再像過去一樣充滿瑣事、雜亂喧鬧,但這份平靜卻無情的將她掏空。 ❄ -待續-
Thumbnail
到了一定的歲數,失去變成了注定的常態,行過每一場告別,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生命進行數場行前通知,在現實中練習著自己來日也將面對的一切。 從前姑婆為了家傾心的付出,如今姑婆終於不再忙碌,此刻她的生活只需要好好打點自己,不再像過去一樣充滿瑣事、雜亂喧鬧,但這份平靜卻無情的將她掏空。 ❄ -待續-
Thumbnail
離別的瞬間,是安靜而又吵雜的。 2021年7月,我最親愛的外婆離開了。 其實早在七年前,外婆被診斷出癌症,七年來她病情都控制得很好,也有定期去檢查追蹤、做治療。 然而,這些都是我們以為。
Thumbnail
離別的瞬間,是安靜而又吵雜的。 2021年7月,我最親愛的外婆離開了。 其實早在七年前,外婆被診斷出癌症,七年來她病情都控制得很好,也有定期去檢查追蹤、做治療。 然而,這些都是我們以為。
Thumbnail
短短三天,感覺卻如此漫長,應該是夜車、熬夜和眼淚拉長了時間感。媽媽請生前契約集團代為主持喪禮,因此沒有經歷像《父後七日》那般荒謬的過程。我懇切地相信專業,相信就如他們說的,阿嬤現在已經沒病沒痛,超脫一切了。
Thumbnail
短短三天,感覺卻如此漫長,應該是夜車、熬夜和眼淚拉長了時間感。媽媽請生前契約集團代為主持喪禮,因此沒有經歷像《父後七日》那般荒謬的過程。我懇切地相信專業,相信就如他們說的,阿嬤現在已經沒病沒痛,超脫一切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