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一起來聽古典樂(五)/基礎篇: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古典樂的派別、樂曲欣賞🎵

以廣義的音樂而言,大多數人比較熟悉的應該是「有歌詞」的歌曲,尤其是流行歌曲,且常因「歌詞」而感動,反之「沒有歌詞」的古典音樂常會讓人產生「不懂在敘述什麼」、「想表達什麼」之感,以至於聽古典樂會讓人有點「沒感覺」,因此本文將解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差異、並介紹古典樂的派別與時期,讓我們在聽音樂時可以更清楚的知曉,樂曲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曲式意涵,如此聽起古典樂應會更有感覺。

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

指以非音樂因素激發創作而成的音樂,白話的說,就是以文學、繪畫、情感、自然、歷史事件等為主題而創作的音樂,而作曲家會以標題、大綱或提要的形式作為解說,此外有歌詞及歌名的歌曲也都是屬於標題音樂。雖然標題音樂一詞是浪漫樂派時期的產物,但在巴洛克時期便有些音樂是具有標題的,如海頓的神劇〈創世紀〉、韋瓦第的〈四季〉組曲即為當時的代表作。

E大調第一號協奏曲/四季組曲-春,第一樂章(Violin Concerto No. 1 in E Major/The Four Seasons,Spring 1st movement):韋瓦第(Vivaldi)

第一樂章為快板(Allegro),樂曲以五段旋律呈現春天帶來的大自然意象:春臨大地→0:31眾鳥歡唱→1:11和風吹拂,溪流低語→1:40天空被黑雲遮蔽,雷鳴、閃電與暴風雨→2:05風雨趨緩、結束並再度奏起鳥語花香的和諧樂章...這些你都有聽出來了嗎?

古典樂派時期尚無標題音樂一詞,直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出現,才定義了第一首真正的標題音樂,也成為接下來浪漫樂派標題音樂的先驅,而在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接棒下,更點亮之後的標題音樂創作之路,包括李斯特的12首交響詩、孟德爾頌的音樂會序曲、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德布西的海、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等紛紛出現,標題音樂也在浪漫樂派時期達到全盛。

動物狂歡節-序曲及獅子進行曲(Carnival of the Animals, I. Introduction & Royal March of the Lion):聖桑(Saint-Saëns)

此室內樂組曲是由十四首具標題的小品組成,也代表了十二種動物,其中的第一首樂曲的標題為獅子,編制為雙鋼琴與弦樂五部,在鋼琴和弦樂的帶領之下,第18小節開始進入獅子進行曲的主旋律,其中兩部鋼琴則以輪奏半音音階表達獅子咆吼的聲音。

動物狂歡節-天鵝(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The Swan):聖桑

第十三首樂曲的標題為天鵝,編制為鋼琴與大提琴,由大提琴獨奏呈現出天鵝的高貴優雅,是組曲中最常被單獨演奏的一首樂曲,也是聖桑在世時唯一授權公開的樂曲。

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

是指沒有明確的標題,只說明樂曲的形式與體裁的音樂,也可以說是「沒有特定含意的音樂」,音樂感受由欣賞者自己理解。由於標題音樂會給聽眾一種暗示,把聽眾引向一個相對確定的範圍內,而無標題音樂則可以完全反映音樂的內涵,不同的人聽到一首無標題的樂曲,所感受的心理內容是大不相同的,可讓不同的聽眾從純粹的音樂元素中體驗到自己對音樂的不同感受,而大部分的作曲家也都是以絕對音樂為創作大宗。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3rd movement):布拉姆斯(Brahms)

此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也是無標題的絕對音樂,此樂章開頭小提琴即以三度雙音的形式奏出歡呼般的主題,在管弦樂團的和諧伴奏下以此主題貫穿整個樂章,而此迴旋式主題也讓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古典樂其實大部分都是絕對音樂,但有些卻常被誤解為標題音樂,如莫札特的布拉格交響曲是在布拉格時譜寫而成,並非「描寫布拉格情景」的標題,另外如貝多芬的命運、英雄交響曲,鋼琴奏鳴曲的熱情、告別、月光,鋼琴協奏曲皇帝等,這些標題都是樂譜出版社為了擴大銷量或後人做音樂評論而擅自加上的暱稱。以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為例,起初是題為獻給「Bonaparte」(即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但貝多芬聽說拿破崙稱帝後便氣憤的撕掉總譜,改題為「為紀念一位偉人而創作的英雄(Eroica)交響曲」,如果當初是以「拿破崙」為標題,那麼後人聽到這首交響曲大多會往拿破崙的形象和事跡方面聯想,但後來因無明確的標題,其實是一首絕對音樂,所以每個人聽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E♭大調第3號交響曲-第一樂章(Symphony no. 3 in E♭ major 1st movement):貝多芬

此曲規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豐富、結合了詩意和力量,極具獨創性,被視為是交響曲歷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西洋古典音樂的派別(時期)

音樂存在於每個已知的文明,在西洋的古典樂歷程裡,從古代、中世紀(西元500年至1400年)、文藝復興時期(西元1400年至1600年)、巴洛克時期、古典樂派、浪漫樂派、國民樂派到現代樂派,都各有不同的風格和形式。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是指歐洲在西元1600年至1750年的藝術風格,而此時期的音樂特色除了節奏強烈、旋律精緻外,並加入大量裝飾性的音符,呈現出華麗的風格,且樂曲的風格、形式與構造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演變,產生了許多新的曲式,例如聲樂曲有歌劇、清唱劇及神劇,器樂曲有奏鳴曲、組曲及協奏曲等,此外現存最古老的歌劇也是1600年於意大利的佛羅倫斯上演及誕生的。此時期的代表人物為蒙台威爾第、韋瓦第、巴哈、韓德爾。

D大調第3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G弦之歌(Suite No. 3 in D Major,BWV 1068 II. Air):巴哈(Bach)

此曲是巴哈的四首管弦樂組曲中的第三號組曲第二樂章,乃由弦樂徐徐奏出旋律,呈現出樸素的歌詠主題。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後來把原曲的D大調變調為C大調,並將旋律降低一個八度,變成可以只用小提琴的G弦來演奏,所以又被稱為G弦之歌。

古典樂派(Classical)

指在西元1750年至1820年的歐洲主流音樂,是以巴哈逝世的1750年作起點,因為貝多芬晚期的作品顯示出浪漫式的傾向,所以就以1820年作為終點(貝多芬於1827年逝世)。此時期的音樂通常都給聆聽者一種單純、明朗、優美、均衡的印象,追求的是調性與曲式,在樂團編制上也比巴洛克時期大,樂句「漸強」與「漸弱」表現法亦開始使用,樂團由指揮帶領逐漸變成一種常規。代表人物為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G大調第94號交響曲-第二樂章(Symphony No.94 in G Major 2st Movement):海頓(Haydn)

海頓的音樂一向幽默、明快,據說當時因觀眾聆聽音樂會有時會不小心睡著,於是他便在第二樂章中的旋律音量逐漸變弱時,突然奏出幾小節特大的聲響(你聽到了嗎?),而使睡著的觀眾被嚇醒,也藉此提醒觀眾不要睡著了,所以又名驚愕交響曲。

浪漫樂派(Romantic)

指從1820年霍夫曼論述貝多芬的浪漫主義精神開始,到1910年荀白克提出「不協和音的解放」為止,此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兩個時期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往往富於想像力並強調作曲家個人情感的宣洩,相對而言則是較看輕形式和結構,因此產生不少知名的標題音樂。此時期在曲式及結構上變得更豐富,並出現諸多小型曲式,例如幽默曲、隨想曲、浪漫曲、間奏曲等。器樂曲代表人物如舒伯特、白遼士、孟德爾頌、舒曼、李斯特、蕭邦、布拉姆斯等;歌劇有韋伯、羅西尼、威爾第、華格納、比才等。

童年即景第七首-夢幻曲(Kinderszenen/Scenes from Childhood Op. 15: No. 7, Traumerei):舒曼(Schumann)

此鋼琴套曲寫於1838年,包含十三首附標題的鋼琴樂曲,皆以鋼琴旋律呈現舒曼成年後的各種童年回憶,極有意境。

威廉·泰爾序曲-終曲(William Tell Overture Final):羅西尼(Rossini)

威廉·泰爾是瑞士傳說中反抗暴政的英雄,為羅西尼根據德國劇作家席勒的作品所創作的歌劇,此序曲有四部分:前奏曲/日出、暴風雨、趕牛曲和終曲/瑞士士兵進行曲。

國民樂派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民族主義興起,德語和義大利地區以外的歐洲和美洲國家的作曲家們,紛紛往自己民族的傳統素材中找尋作曲的靈感,有的運用民謠曲調及節奏,有的則以各民族的傳說、軼事作為創作的題材,由於其譜寫的音樂具有民族特色,且盛行年代介於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中葉的浪漫樂派和現代樂派之間,所以便將其歸為國民樂派。代表的作曲家包括德布西、拉威爾、西貝流士、史麥塔納、柴可夫斯基、葛利格、夏布里耶、佛漢·威廉斯、德弗札克等。

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ña):夏布里耶(Chabrier)

為1882年法國作曲家夏布里耶去西班牙遊覽後所創作,一開始以小提琴撥弦模仿吉他,之後各樂器再與另一節奏感強烈的西班牙主題對話,並將樂曲帶入熱情高漲氣氛,開創了西班牙風格的音樂潮流。

英國民謠組曲(English Folk Songs Suite):佛漢·威廉斯(Vaughan-Williams)

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斯是英國民歌的收集者,組曲由三部分構成,主題旋律也是由三首英格蘭地方民歌改編而成。

現代樂派(Comtemporary)

西元1910至今,此時期的作曲家不拘泥於傳統音樂,並在節奏、旋律、和聲等方面有所突破,如荀白克在無調音樂和十二音技作品中摒棄了調性,史特拉汶斯基則摒棄了傳統節拍,而更前衛的現代作曲家則使用大量的不和諧音、融入爵士樂風格、引用流行音樂、甚至使用電腦合成器來創作古典樂。代表人物包括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奇、柯普蘭、蓋西文、魏本等。

春之祭-獻祭舞(Rite of Spring-Sacrificial Dance):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

原為芭蕾舞劇(舞劇影片),敘述在一個異教儀式中,長老們圍成一圈坐著觀看一位少女跳舞直到死去,最後再以她為祭品來獻祭春之神,舞劇共分兩幕,音樂在調性、節拍、節奏、重音及不和諧音方面都進行了創新。第二幕「祭獻」包含六首舞曲,此曲為終曲,音樂呈現狂亂的氣氛,舞劇最後在樂團齊奏下戛然而止,舞團首次演出時也因前衛的音樂和編舞而引起了台下的騷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