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性別意識的抬頭

最近喜歡用Threads,雖然有字數限制,但為我這個懶得尋找圖片來敷衍一下、喜歡純文字使用者來說真的方便許多。
在那我遇到一個很勇敢的女性主義者,她常常會對一些性別意識模糊的人做出提醒,最近我看到比較多的是對於「後媽裙」的討論。有的人認為她對後媽裙這個詞的不認可,這種表達像文字獄。我對別人認為這是文字獄感到有些無語,便回覆那篇文章:「『舉止是從思考中來的。思考會進一步成為變成話語,話語變成行動,行動變成習慣,習慣變成性格,性格最終會變成命運。』

於是我通常看到一個人,聽聽他都說些什麼,大概就會知道這個人的性格特質是什麼樣子,就能判斷自己要不要遠離。

除非是朋友,我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請他們增強一下性別意識。能有愛玲這樣願意表達自己想法嘗試叫醒別人的人,我覺得很珍貴、很難得也很勇敢。」

真的很勇敢,截至目前為止,我最多的通常只有遠離,沒有糾正。

我翻了幾篇她的文章,有篇:「女性也會使用厭女詞嗎?回答是:會!.....」

這倒讓我想起許多事。不僅是女性也會使用厭女詞,自稱女性主義者的女性也會厭女。




去年我做了一個名為女子的專題,設計了幾個主題及引導文案後,邀請了幾位創作者和我一起開啟透過女子專題自我探索的旅程。

從"我們"做為起點、"自己"、"原生"、"學校"、"社會"、"宗教"、"婚姻"、"兩性"、"看見自己",以"療癒"為收尾,再配上一篇"後續",可以作為回顧這整個過程,分享出自我察覺的結果。

在開始前,一度有夥伴問我:「如果有人踢館、受到攻擊怎麼辦?」其實我忘了自己當時怎麼回覆的,大概是見招拆招,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保護任何人不受到傷害,只能做到互相陪伴、支持、鼓勵彼此度過難關,不用先自己嚇退自己。

很幸運,我們大家都很平安,參與的創作者有男有女。去年年底,我傳了簡短的感謝信給幾位創作者,因為女子專題不是為了製造性別對立,我很感謝男生也願意參與,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女子"二字。

我依然記得,其中一位朋友回覆我:「我只看到這是一個好專題。」

儘管已經是去年的故事,至今依然由衷感激。

今年突然回想當初設計女子專題的立意,又有一些新的發現。我有點喜歡這種溫故知新的感覺。"自己",看到有些夥伴在寫這篇的時候,他們的感受是模糊的、不好寫的。我覺得這種狀態很正常,而且就是我要的。畢竟如果能直接看清楚自己,就不需要走這個流程。接著一關一關的,看見自己被塑造的過程,原生、校園、社會、宗教、婚姻、兩性,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觀念不斷和"自我"發生衝擊,我們會妥協、會不適、會反抗、會接納,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形成現在的這個"我"。

於是開始"看見"自己,看見那些被灌輸在我們身上,但與真實的我相互違背的想法。看見,才有療癒的可能,才會走向最終的療癒。

我依然深深的愛著女子這個專題,並覺得每次回顧並為自己清創都能為自己帶來新的收穫和成長。雖然療癒的過程是治療那些傷口,而既然是傷口,那就沒有不痛的。每個治癒前的致鬱都讓我在一個眼睛濕氣很重的狀態中度過,甚至讓我在陪伴朋友一起自我療癒時,也會因為知道對方有多不易而紅了眼眶,但我始終願意相信,穿過暗夜,我會迎來曙光,而那光能使我閃耀,也能照耀需要光的人。


女子專題有為我帶來一些意外的插曲。

我們參與專題的其中一位夥伴推薦我認識一位行為藝術家,那位行為藝術告訴我,我們有相似的理念,她絕對支持我。

後來我們開始交流時,通話中她問我:「是不是女性主義者?」我反問她,女性主義是什麼意思?她解釋不出來,支支吾吾的舉了讓我似懂非懂的例子。

後來因為我想更深一點的了解這位行為藝術家的行為動機是想傳達什麼,想多了解她的理念便與她相約體驗她的行為藝術。在我們用line聯繫時,她又問了我一次是不是女性主義?對話就如圖了。



後來我如約的去參加了她的活動,兩天一夜的時間有兩項活動,過程中有很多感受是不太舒服的,例如她看到我的長髮後,便一直把"長髮情結"掛在嘴邊。儘管我向她說明過為什麼會有這頭長髮,她依然覺得這是一種長髮情結,且想讓我用長髮扮演貞子、表達一些她的想法作為我的作品。我沒打錯,她想用我的長髮創作並想以那是我的作品說服我。當時我只是告訴她,這不是我的表達和理念,也不會是我的作品。所幸當時活動的主辦人幫我拒絕了這項邀請。合併活動結束後我們的對話,讓我覺得她的理念和達到的效果是相反的。





當時我把她對我的評價唸給我的親朋好友聽,第一段社會化未成熟,我的親友已經覺得很納悶了,更別說什麼異常辛苦。到第二段大家都笑了,只因為我的長髮和沒有強悍的情緒表達就被視為弱者?

最幽默的是,在我們最後一次通話時,我問她為什麼要未經過創作者允許便隨意轉發別人的文字?她說她是故意的,如果那人生氣並讓她知道,她就會撤掉。我問她為什麼非要讓人生氣,這不是應該在轉發前就先溝通的事嗎?

她不認同我的想法,我順帶把她給我的評價歸還給她:「所以社會化未成熟的是妳不是嗎?」

然後就沒有然後,她結束了對話且把我封鎖了。

她讓我發現,儘管有些女性打著女性主義者之名,實則是厭女。

後來我更討厭標籤化了。我不會自稱自己是什麼主義或是任何身分,因為我真的有點厭煩那些對名詞或自我不夠清晰而造成的偏差。就像有些修行人覺得自己修行的很好,認為她跟我說的都是我該聽的,且判定我沒有體驗過什麼叫"空"。修行人好像成為高人一等、居高臨下的角色。我確實也遇過這樣的人,但這是另一段故事了。總之為了不想被影響心情,我真心的不想多和與我無太多關係的人有多於的牽扯。

最近看到越來越多勇敢發聲的朋友,我真心的佩服。也許以後我也會成為像他們一樣勇敢的人,在那之前,我想我會先建構好自己堅固的城牆。

最後再強調一下:
『舉止是從思考中來的。思考會進一步成為變成話語,話語變成行動,行動變成習慣,習慣變成性格,性格最終會變成命運。』
永遠不要低估語言和文字的力量,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且這些事情會影響到自己的命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