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藝文七月】博物館臨摹作品的規範與爭議(高美篇後記)

記得我去奇美的時候,本也帶著筆和本子進去,結果在展場外被攔下來。館員像我科普博物館內不能帶筆怕影響作品。當時便訝異,才驚以為有這樣的規矩。

卻在走過另一檔作品價值亦不斐的展覽不久聽聞這檔事。說是禁止孩子在展場臨摹作品,本著好奇看了幾方意見,總之紀錄作品的方式有這三種:

  • 攝影
  • 現場臨摹素描
  • 購買畫冊回去臨摹

支持臨摹的說,臨摹有助於鑑賞並且更加仔細地觀察了解筆觸,且國外行之有年。於是,我便問chat gpt關於國外美術館對於遊客臨摹作品的規範。

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 完全開放:

  • 理由: 鼓勵民眾親近藝術,認為臨摹是學習和欣賞藝術的方式之一。
  • 限制: 可能會有一些基本的限制,例如禁止使用畫架、顏料等,以免損壞作品。

2. 部分開放:

  • 理由: 在特定區域或時間開放臨摹,以平衡作品保護和民眾需求。
  • 限制: 可能會限制臨摹的媒材、工具,或是指定特定的作品供民眾臨摹。

3. 禁止臨摹:

  • 理由: 擔心作品會受到損壞,或是認為臨摹會影響其他觀眾的觀賞體驗。
  • 例外: 有些美術館可能會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教育活動或學術研究,允許臨摹。


我想拉斐爾和瞬間的作品都不是奇美和高美的,館方應該挺剉,畢竟要付保護作品的責任,誰也不想突然來個環境保護團體表演行為藝術吧? 雖然台灣大概不會,但就是能安全就安全。

還有一類人談到了著作權,我覺得跟手繪臨摹比起來,攝影才更像會侵犯著作權。而且靜靜臨摹的人和搶到最前排掏出手機、相機拍照的才更影響人吧?(我就是掏手機那位XD)

很多,包括我在內,到了展場拍完照便自以為擁有,結局塵封在記憶體裡面,某天被刪掉。臨摹能夠讓停留的時間變慢,過程裡不經意的開始閱讀畫面,是很符合博物館、美術館教育意義使命的活動。

因此,如何在保護作品與帶領觀眾進入畫面,那就只能由館方去取捨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