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找到一個對的人傾聽如此重要?|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看過一本本藉由心理師訪談,鋪陳出求助者的故事,進而讓我們理解身為一人,你的煩惱並不孤單,重點是要如何去應對的書後,我原以為這本也是一樣的敘述方法,沒想到,這次的求助者也包含了心理師自己。

raw-image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知名心理師,同時也是專欄作家的蘿蕊・葛利布,透過專業諮商,讓一個個因摯愛逝世而被困在過去、因癌末而感到未來無望、對晚年生活了無生趣或情感焦慮的人們,一同找到「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變成這樣?」的原因;同時也因自己的人生計劃天翻地覆而受苦,進而找人諮商的過程。心理師需要找心理諮商並不讓人意外,更能看見同時身為病者與醫者的一體兩面。我很喜歡蘿蕊在自覺失控後,重新體會到「我知道當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raw-image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不只是蘿蕊細細帶出這幾個自覺人生沒救的人的故事,看他們在找她諮商時面臨問題的糾結與痛苦,找到改變的契機;更能直接看到在走出診療室後的她,因感情破裂、知道事情無法挽回,卻依然無法控制地想回到過去,也能看到人為何總是不受控的選擇痛苦。

蘿蕊在找了一位心理師後一一痛批她前男友的過去,大喊著「她接下來的人生都毀了」時,那位心理師反而問了她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我們以為未來不可知,卻總是在痛苦時為自己設定好了。

「我們對未來的看法也會阻礙改變,威力不下於我們對過去的想法。…...我們以為未來是以後的事,但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心裡創造未來。」

讓我感到雞皮疙瘩的這句話,在於我們都知道過去那些往事會如何影響我們,卻很少會想到我們覺得那不可知的未來,其實就是你在當下的創造。

raw-image



痛苦是沒有辦法被比較的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蘿蕊本人,還有那位自戀狂約翰、以及婚姻幸福美滿,前程一片看好卻被診斷出末期癌症的茱莉。

約翰一出場我渾身就感到不舒服XD,想說這老兄到底有什麼毛病,為什麼有人能忍受得了他啊?從前面想迅速跳過他的經歷(好壞),漸漸他無意間透露出亟欲隱瞞的真相,在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表層是那一顆害怕重蹈覆轍的心,而到最後,變成先讓我掉淚的故事。

而茱莉的經歷與他的家屬,除了讓我感同身受外,我也不小心跟蘿蕊一樣,會去比較痛苦。

看到茱莉在面對病魔的各種退讓,甚至要一再犧牲摯愛與身體習慣,會讓人覺得我現在的煩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蘿蕊說的這句話點醒了我:「貶低自己的煩惱,無異於貶低自己,也貶低那些我沒把他們的痛苦放進痛苦排行榜的人。人無法藉著貶低痛苦來克服痛苦。想克服痛苦,就要接受它,想出處理它他的辦法。」


我們總是會藉由比較讓自己好過,但卻因此忽視了自己根本的問題與需要。任何階段的痛苦都是真實存在的,也不會因為長大了就自覺能解決悲傷,而是在這階段來臨時,讓自己好好感受,畢竟接受還會悲傷的自己,也證明了你還有愛與前進的能力。

raw-image



有時候好,有時候壞

在最後也透過約翰的故事告訴我,「有時候」這個詞的美妙之處。

總認為看過心理諮商就能一勞永逸,讓人正向往上,但人生更多時候,是往前走了一步,又退回好幾步;原地轉圈之時,卻也可能一下突飛猛進。

「有時候」這個詞的美妙之處,它讓我們保持平衡,待在舒適安穩的中間,不死命巴著光譜兩端。它讓我們逃離二元思考的暴政。

這在偶爾陷入低潮時或卡在選擇時也很適用,不是非得甩掉現狀,緊抓著一定要變好的心態,而是找到平衡的辦法,提醒自己過程也是很重要的。

raw-image


因為在思考哪種形式的交流對自己有益而抓起了這本書,卻讓我在面對生活的情緒上收穫良多,有時事情發生就是無意義,但你可以控制對它的反應。引用我很喜歡,書中也有的一句話作結:「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利,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活出意義來》

raw-image


想看這本書的更多內心話,或想找更多書友一起聊聊其他本書,都歡迎來畫說 IG 逛逛~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只要你有體驗過那麼一點點不平等的感受,那麼不要忘記有這樣的意識存在,也不要覺得什麼都不做,自然有人會懂自己的這種想法。有意識地持續行動與對話,將這些經驗成為墊腳石,也是能繼續推動社會進步的養分吧。
每當工作壓力大、生活中有難以跨過的坎、那些困惑不已的人生旅程,小說總會在某個時段給出答案,或是鋪了下一段路程讓你繼續探索。不那麼速成,也不講求效率,總需要你花點時間來讀的小說,卻能用最低的成本過上一個你永遠不會有的人生,重新理解世界觀看的方式,或提供了足以對抗現實的自由。
這本並不是教你找到好工作三步驟這樣的書,而是透過不同的故事告訴你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真正「夠好」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積極定義的。也讓我在遇見不同領域的人、聽過不同的職涯故事後,找到自己想要的取捨。
時間不復返,成長後或許有很多感嘆、變得複雜、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大人,也覺得自己有能力應付更多情緒、更獨立能「處理」更多悲傷,但人生並不是一道能成正比的數學公式。正如哈洛德對裘德說:「需要幫助,或是需要他人,是沒有截止期限的。你不會到了某個特定的年齡,就停止需要。」
5/5渺小一生
三浦紫苑向來擅長描繪平(怪)凡(咖)的角色,幾乎不是大眾普遍認知的成功標竿,有些還有點魯,沒有所謂主角光環,然而即便是冷門產業,卻依然能讓讀完的人有著被感動的幹勁。還能透過主角群們內心的細膩轉折,帶領我們進入廣袤職人世界。
5/5當墨光閃耀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5/5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
只要你有體驗過那麼一點點不平等的感受,那麼不要忘記有這樣的意識存在,也不要覺得什麼都不做,自然有人會懂自己的這種想法。有意識地持續行動與對話,將這些經驗成為墊腳石,也是能繼續推動社會進步的養分吧。
每當工作壓力大、生活中有難以跨過的坎、那些困惑不已的人生旅程,小說總會在某個時段給出答案,或是鋪了下一段路程讓你繼續探索。不那麼速成,也不講求效率,總需要你花點時間來讀的小說,卻能用最低的成本過上一個你永遠不會有的人生,重新理解世界觀看的方式,或提供了足以對抗現實的自由。
這本並不是教你找到好工作三步驟這樣的書,而是透過不同的故事告訴你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真正「夠好」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積極定義的。也讓我在遇見不同領域的人、聽過不同的職涯故事後,找到自己想要的取捨。
時間不復返,成長後或許有很多感嘆、變得複雜、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大人,也覺得自己有能力應付更多情緒、更獨立能「處理」更多悲傷,但人生並不是一道能成正比的數學公式。正如哈洛德對裘德說:「需要幫助,或是需要他人,是沒有截止期限的。你不會到了某個特定的年齡,就停止需要。」
5/5渺小一生
三浦紫苑向來擅長描繪平(怪)凡(咖)的角色,幾乎不是大眾普遍認知的成功標竿,有些還有點魯,沒有所謂主角光環,然而即便是冷門產業,卻依然能讓讀完的人有著被感動的幹勁。還能透過主角群們內心的細膩轉折,帶領我們進入廣袤職人世界。
5/5當墨光閃耀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5/5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描述了在低谷期如何得到朋友的幫助以及外部力量對心理的重要性。透過朋友的陪伴、支持和理解,作者重新找回活力和勇氣。這篇文章強調了人際關係對於個人成長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被它的書名吸引。也因為過去一兩年來我都在持續學習與擔任生命教練(Life Coach)的工作,因此讓我格外的感興趣。 作者Lori Cottlieb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這一本書是她經歷了重大感情挫折之後自己尋找其他的心理治療師的過程,以及他身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描述了在低谷期如何得到朋友的幫助以及外部力量對心理的重要性。透過朋友的陪伴、支持和理解,作者重新找回活力和勇氣。這篇文章強調了人際關係對於個人成長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被它的書名吸引。也因為過去一兩年來我都在持續學習與擔任生命教練(Life Coach)的工作,因此讓我格外的感興趣。 作者Lori Cottlieb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這一本書是她經歷了重大感情挫折之後自己尋找其他的心理治療師的過程,以及他身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