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影像紀事|日式木造屋頂的臆想

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靠近合作街的一個小角落裡,矗立著一個日式木屋頂,我每次進出停車場都會看到。 它一直激起我的好奇心。 我覺得它很獨特,但這個房外裝置缺乏一定的美學吸引力,文化資產園區的遊客也似乎很少停下來関注它。

雖然我不是建築專家,但我看得出來,這個日式木屋頂是為了展示而建造的。 然而,我從不曾知意它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我才開始有更多的理解。

屋頂採用典型的日本建築坡度,覆蓋著日本建築中常見的灰黑色瓦片。 木屋簷也遵循日本建築的簡約風格。 整個結構為木造結構,樑柱縱橫,強調結構的完整性。

當然,像這樣的屋頂本來是為了遮蔽居住空間。 雖然這只是建物的一部分,但如果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延伸,考慮到通風和照明需求,它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空間。

該結構下方的地面仍然部分暴露,沒有鋪設地板,一些部件尚未完全固定。 從它的框架來看,這個屋頂很可能覆蓋著房屋、茶館、涼亭或其他形式的休閒空間。

鑑於該結構的不完整性,該裝置似乎是為了展示傳統的建築方法,讓人們一窺台灣日治時期的典型建築風格。

台灣既經歷日本殖民統治,也經歷過國民黨威權管轄。 在前民主時代,工商業迅速崛起之前,私人高樓建築並不多見。 許多日本木造建築被台灣居民接管。

我出生於1950年代,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去同學家作客。 他的祖父繼承了日本政府留下的日式木屋。 我們在木地板上狂奔,完全不顧大人的責罵。

這種觸覺體驗——在木地板上自由奔跑的感覺——是今天這一代人可能很難體會到的。 台中文化資產園區的日式木屋頂可能是為了展示這種傳統的建築工法,但它可能有更大的目的:讓今天的年輕人了解他們的曾祖父母是如何生活的。 也許,這個裝置以自己的方式向那段過去致敬。

英譯版本網址

https://onthenode.com/history/imagination-of-japanese-style-wooden-roofs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