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負面行銷,正向應用

大學四年中,管理學院大大小小的分組報告不勝其數,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上學期修習了消費者心理學相關課程,在報告中從推敲可能性模型與其他心理學理論出發,探討負面行銷所帶來的流量與宣傳效果,讓我重新思考了負面行銷的正向應用。

超哥打Toyz 懶人包總整理 3分鐘看懂2網紅怎麼結仇|三立新聞網

當初超哥打toyz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也讓「超甲組海鮮丼飯」一時門庭若市,爭相想嘗嘗到底讓toyz的批評的醋飯到底是何滋味。

心情影響思考

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在正向心情時,會認為周遭安全,傾向不處理更多資訊,而人也會傾向維持愉快的心情,因此不願意深入探究負面消息;相反負面心情會讓人感到有危機,需要額外處理資訊。

因此在事件發生時,正向心情的網友們可能會選擇看熱鬧、覺得有趣的心態關注事情,而本就負向心情者,可能主動搜尋更多這則社會新聞的相關資訊,而兩者皆會助長事件熱度,這似乎也能證明為何「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了。

註:理論可參考Feeling-as-information、Mood Maintenance和Hedonic Contingency Hypothesis。

隨處可見的負面行銷

其實就行銷的角度而言,負面事件所帶來的行銷其實不一定是壞事,若情緒操弄得當,可以增加流量和社會關注、帶來收益,如薩泰爾娛樂的「炎上」系列、抑或是邀請網紅明星的「拳願」皆是如此,甚至在美國的選舉策略中,川普就相當好的應用許多負面行銷策略。

當然,一個好的行銷策略需要進行全面性的考量,通過一系列的規劃與操作,避免引火上身,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畢竟,品牌信譽的建立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而毀壞卻只在一夕之間。

在此也特別感謝一起完成報告的「消費者心理與產品判斷」的小組同學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