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理監事會議,於9/19決議美聯儲的降息,台灣不跟進並維持目前的利率外,也做出對於銀行貸款成數調降的決策。對於自住型購屋族,想再擁有第二間或第三間者,要特別留意這次央行的打房決心,看得出央行這次對投資客展現了強硬的措施。
先來介紹什麼是央行的信用管制
所謂的信用管制,指的是央行透過限制銀行對特定產業、產品或個人的放貸行為,來調整市場上的資金流動。而央行的信用管制往往會集中在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在房價過高或房市過熱的時候,政府會透過提高貸款門檻或降低貸款成數來限制投機行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房價過快上漲,保護一般消費者的利益,但對於想要進場的人來說,貸款難度的增加是很大的挑戰。
根據最新的政策,政府保障『無自用住宅民眾的購屋融資需求』,所以首購族及新青安族群是不受影響,比較有影響是下列族群的貸款成數。
1.名下己有房屋者,即使僅是因繼承或買賣而持分,第1戶的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
2.購買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
3.購置高價住宅貸款、購買第3戶或以上者及法人購買住宅,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4.建商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從央行新聞稿來看,投資客、多屋族、法人、小型建商會是這波的受災戶,而換屋族則是被波及的族群,因政府未承諾保障「換屋族」,實際上,央行的政策無非是希望降低房市中的投機成分,讓真正有需求的人,能夠在合理的價格範圍內買到房子。
對市場和個人的影響
這些政策變動會帶來什麼影響呢?今年10月預計電價要調漲13%,目前在等立法院編列預算,而明年,基本工資也調到28,590元,基本工時調到190元,這勢必會帶來一波新的物價通膨,在首次購屋者來說,雖然央行的政策有助於穩定房價,在短期內購屋的難度仍然存在。對於尚未購屋或準備上車的聽眾,勢必要重新規劃資金,若可能的話,可以選擇租屋或延緩購屋計畫,觀察政策走向,才不致影響本身的財務規畫。
那麼,未來的房市會怎麼走呢?目前看來,這次的信用管制可能只是開始。在限溫令未獲得控制前,未來不排除央行會進一步縮緊信貸政策。
但不管如何,對於個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生活需求做出決策。買房不是一個短期的投資,而是長期的責任,我們應該慎重考量自己的負擔能力,而不是跟風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