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永夜的引路人-3|人生最後的期末考,讓我們好好說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初認識 朱為民醫師,是透過他的書。

raw-image

當我和姊姊剛得知母親罹病的消息時,心中充滿了迷惘與不安,我們跑去圖書館抱了一堆書回家讀。在這之中,我被朱醫師的書《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深深吸引。這本書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治癒疾病,但卻教會了我與母親如何開啟和解的對話。


後來,我又讀了他的《人生最後的期末考》系列,讓我第一次認識了什麼是安寧緩和療護,並打破了對安寧的恐懼和誤解。


朱醫師的書在那段日子裡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幫助。所以當郭醫師告訴我,他要邀請朱醫師上《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節目時,我幾乎不敢相信,不斷地反覆確認,真的是他嗎?!


這次論壇有幸再度邀請到朱醫師,他雖然在群組中不常發言,我們一直擔心會打擾他,但當收到聽眾的提問後(我們提供題目讓老師們自由挑選作答),他不僅挑選了好幾個問題,每個回答都寫得相當用心且詳盡,讓我感受到他是如何的認真看待每個無助的人們。

而這次是錄音後我第一次見到朱醫師本人,其實一開始頗有距離感,我想是因為他特別高挑(笑),他話不多,總是帶著淺淺地微笑傾聽。

朱醫師真的好高⋯⋯我已經穿了有跟的鞋了

朱醫師真的好高⋯⋯我已經穿了有跟的鞋了

然而,輪到他上台分享時,你立刻知道到他做足了準備。無論是說話的速度、時間的掌控,他的演講節奏流暢,內容深入淺出,讓人聽起來很舒服,也不自覺越來越投入。


他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跟我一樣,常常想到死亡嗎?」引領我們進入思考,並以一個病重伯伯的故事,帶出安寧療護的主題。

raw-image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伯伯的轉變:最初他開口便是「醫生,你可不可以讓我一針死掉?」但在接受安寧療護後,身體病痛緩解後,他竟然滔滔不絕地聊起投資,一聊就是一小時,讓人難以想像這是幾天前嚷嚷著想死的人。


儘管後來他仍不敵病魔過世了,但他的太太說,那是她好久沒有看過他那麼快樂的樣子。


這讓我們看見,安寧療護的核心,不是「送你去等死」,而是在乎生命最後時刻的品質。


那些「想死」的病人,真正想解決的,其實是痛苦本身。而一旦痛苦得以舒緩,求死的念頭也許就會隨之消散。

raw-image

之前採訪謝宛婷醫師時她也曾提到過,人的念頭是會改變的。


想不想死、要不要死,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而不能只看其中的某一個片刻。這也正是為何面對安樂死或斷食善終等議題,必須格外謹慎。


演講最後,他用與四歲女兒的對話,提醒我們將「道謝、道歉、道愛、道別」養成每日的習慣,就不怕來不及而留下遺憾。

raw-image
raw-image

活動前一天,我還在跟 黃悠嵐、 Melody Lin說:「一個人才講20分鐘應該不會哭吧!」結果⋯⋯我太天真了,我一個主持人在台上又笑又哭的像個瘋子一樣,救命!(朋友請不用再傳我的醜哭臉了,謝謝!),真的感謝朱醫師打開了我淚腺的開關⋯⋯(?)。


活動結束後,朱醫師好奇地問我之前是做什麼工作的?本來就有在主持嗎?小小稱讚我一下,真的讓我好感動。


其實那天非常緊張焦慮,畢竟要與這麼多優秀的講師同台,甚至還要與憲哥一起主持,壓力之大讓我一度想放棄逃跑,就怕成了活動的老鼠屎。


而朱醫師的小小鼓勵,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力量,非常非常感謝。


雖然我知道自己仍有非常多需要調整跟再精進的地方,但仍慶幸當初有接下這個挑戰。

raw-image

與講師們一起聚餐後,一起趕去搭車的路上,朱醫師和我聊到:「其實這樣直面大眾的安寧推廣教育不多,具高品質的更是難得,很感謝大家創造了時空,讓對話發生。期待Part 2再聚首(笑)」。


各位,你說說,是不是該再辦一個Part 2!!!!!!


最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要提醒大家,請到朱醫師 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的粉絲團按讚,20000人需要你!!(畫風驟變)。

raw-image

攝影|李明宜


關於朱為民醫師:

朱為民醫生,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現任臺中榮總家醫部家醫科主任、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2016 TEDxTaipei 講者。

著有《人生最後的期末考》系列、《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我在電影中看見的老年照顧與安寧療護》……等多本著作。


・收聽《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專訪:

本文作者: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avatar-img
10會員
52內容數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 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隔壁的桌子 的其他內容
一位母親,一場疾病,卻帶來了超乎想像的愛與希望。透過Podcast《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單元,記錄了許多病友與照顧者、醫護人員的治療故事,展現人們如何在逆境中互相支持和照亮彼此的道路。文中還提到郭醫師的啟發與支持,強調了小小舉動能帶來的巨大改變。希望觀眾能夠透過這些故事獲得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一場活動能成功,不是一個超厲害的人做完全部的事,而是每個人都能把他分到的幾分之幾,做到百分之一百。 而昨天的每個人,大概都做到了百分之一百萬!!(有來的人就知道我真的沒在誇張)。 我一直在想,整個活動裡,讓我一直感覺很激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除了這些講者和主持人憲哥的口條、邏輯、知
在忙碌與情緒的拉扯中,我們該如何暫停、調整自己,重啟對他人的理解與連結?  根據腦科學研究,情緒的自然反應需要約90秒來消化。而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一個重要的空間,這個空間是我們成長與選擇的關鍵。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回應跟看待我們的情緒,而後選
去年,我曾和郭醫師聊到「隔壁的桌子」未來想要創建一個支援照顧者的空間。 郭醫師告訴我,台中其實曾有這樣的地方,那就是Kiki的朵蕾咖啡館! 但是這過程也發生了很多的故事與狀況,也許她的經驗能帶給我一些想法,於是我們馬上決定邀請Kiki一起來聊聊。 這一切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當時Kik
這一集,我覺得超級重要。這不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兔寶跟爸爸的抗癌日記《最漫長的暑假》,更展現了親子之間溫暖的生命教育和溝通典範。 兔寶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原本家中是以爸爸作為少有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媽媽在外打拼工作,但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媽媽也辭掉工作,跟爸爸一起全心投入照顧兔寶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一位母親,一場疾病,卻帶來了超乎想像的愛與希望。透過Podcast《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單元,記錄了許多病友與照顧者、醫護人員的治療故事,展現人們如何在逆境中互相支持和照亮彼此的道路。文中還提到郭醫師的啟發與支持,強調了小小舉動能帶來的巨大改變。希望觀眾能夠透過這些故事獲得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一場活動能成功,不是一個超厲害的人做完全部的事,而是每個人都能把他分到的幾分之幾,做到百分之一百。 而昨天的每個人,大概都做到了百分之一百萬!!(有來的人就知道我真的沒在誇張)。 我一直在想,整個活動裡,讓我一直感覺很激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除了這些講者和主持人憲哥的口條、邏輯、知
在忙碌與情緒的拉扯中,我們該如何暫停、調整自己,重啟對他人的理解與連結?  根據腦科學研究,情緒的自然反應需要約90秒來消化。而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一個重要的空間,這個空間是我們成長與選擇的關鍵。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回應跟看待我們的情緒,而後選
去年,我曾和郭醫師聊到「隔壁的桌子」未來想要創建一個支援照顧者的空間。 郭醫師告訴我,台中其實曾有這樣的地方,那就是Kiki的朵蕾咖啡館! 但是這過程也發生了很多的故事與狀況,也許她的經驗能帶給我一些想法,於是我們馬上決定邀請Kiki一起來聊聊。 這一切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當時Kik
這一集,我覺得超級重要。這不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兔寶跟爸爸的抗癌日記《最漫長的暑假》,更展現了親子之間溫暖的生命教育和溝通典範。 兔寶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原本家中是以爸爸作為少有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媽媽在外打拼工作,但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媽媽也辭掉工作,跟爸爸一起全心投入照顧兔寶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Thumbnail
不知不覺,錄了一年多的Podcast《隔壁的桌子》。 從媽媽罹癌至今,和郭于誠醫師邀請了很多醫護人員、病患跟照顧者們一起來節目中分享。 慢慢地我明白了,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未知。 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毫無準備的自己。 我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恐懼中被釋放出來呢?
Thumbnail
以下紀錄自己發生身體發寒打顫的症狀時,脈診跟隨健康恢復的結果+學習:說明脈診可以幫助確認外邪感染的臨到+自癒+離開的完整過程,同時搭配的調理作為,例如增加睡眠或長期的肌力運動,都能幫助加速身體自癒+恢復健康喔!
Thumbnail
送禮 送健康 探病送禮:溫暖心靈的慰藉 在疾病的陰霾中,一份貼心的禮物猶如一縷陽光,照亮患者的心。 無論是術前的緊張焦慮,術後的康復期,還是長期臥床的煎熬,我們的禮物都承載著深深的關愛與祝福。 術前,送上一本激勵人心的書籍,讓勇氣與信念在字裏行間紮根; 術後,一套柔軟舒適的睡衣,給予身體最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作為一位生病人士,作者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用樂觀進取的態度,去面對生病帶來的種種挑戰,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帶給更多人勇氣跟力量。雖然無緣見到書本的出版就逝去了;但是作者留下的內容,是值得大家好好閱讀品嚐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Thumbnail
不知不覺,錄了一年多的Podcast《隔壁的桌子》。 從媽媽罹癌至今,和郭于誠醫師邀請了很多醫護人員、病患跟照顧者們一起來節目中分享。 慢慢地我明白了,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未知。 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毫無準備的自己。 我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恐懼中被釋放出來呢?
Thumbnail
以下紀錄自己發生身體發寒打顫的症狀時,脈診跟隨健康恢復的結果+學習:說明脈診可以幫助確認外邪感染的臨到+自癒+離開的完整過程,同時搭配的調理作為,例如增加睡眠或長期的肌力運動,都能幫助加速身體自癒+恢復健康喔!
Thumbnail
送禮 送健康 探病送禮:溫暖心靈的慰藉 在疾病的陰霾中,一份貼心的禮物猶如一縷陽光,照亮患者的心。 無論是術前的緊張焦慮,術後的康復期,還是長期臥床的煎熬,我們的禮物都承載著深深的關愛與祝福。 術前,送上一本激勵人心的書籍,讓勇氣與信念在字裏行間紮根; 術後,一套柔軟舒適的睡衣,給予身體最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作為一位生病人士,作者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用樂觀進取的態度,去面對生病帶來的種種挑戰,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帶給更多人勇氣跟力量。雖然無緣見到書本的出版就逝去了;但是作者留下的內容,是值得大家好好閱讀品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