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6-2024/03/30首次帶腳踏車出國旅行六天五夜,騎乘四天(有一天下雨在那霸市繞繞,最後一天一早的飛機),寫給想要帶自己車子去沖繩自行車旅行的人參考。
大約一個月前,我透過虎航購買機票,並加購了 20 公斤行李。若使用的腳踏車紙箱或行李箱超過航空公司規定的尺寸,可以事先與虎航溝通。不過,通常這不會成為問題,畢竟選擇廉航並加購行李的旅客並不多。
確認日期後,最重要的就是安排住宿,這直接影響每天的騎乘規劃、預算,以及是否方便寄放行李。由於這次是獨自出行且考量預算,因此最終選擇在沖繩南部的那霸市住三晚、北部的名護市住兩晚。
在那霸市住的是Grand Cabin Hotel Naha Oroku,這是一間非常簡樸的類膠囊旅館。不過有個大優點:經過 Email 詢問後,他們允許我將行李寄放一週。此外,旅館距離機場和輕軌都很近,交通十分便利。
名護市住的是ALL FRIENDS Guest House這是一間背包客棧,提供室內腳踏車停車空間。值得一提的是,那霸的旅館也允許我將腳踏車停放在室內,但需要由服務人員協助將腳踏車停進倉庫。
這兩間住宿的價格都在 1,000 台幣以內,CP 值相當高,推薦給獨旅又有預算考量的朋友。
確認住宿後,接下來就是打包的部分。我這次帶的是旅行車 GIANT ESCAPE,並提前在捷安特門市購買了一個專用紙箱作為腳踏車的運輸箱。
在拆裝自行車時,需要拆掉前輪、龍頭和踏板。具體流程可以參考可利呼的教學影片,非常清晰實用。
除了一般旅行和騎行需要攜帶的裝備外,還需準備自行車維修保養工具及打包用工具,例如鏈條油、六角板手(注意:這些工具必須放在託運行李中!)。提醒大家,我的一根超過 15 公分的六角板手,就因為違規被沒收在沖繩機場。
在多數自行車旅行中,攜帶輕便的攜車袋是很實用的,因為當你無法騎行時,可以用攜車袋將自行車扛上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但沖繩因為大眾交通不便,除了頭尾的輕軌外完全不需要攜車袋,我帶過去的攜車袋從頭到尾都留在紙箱裡沒用上。
順利將自行車裝進紙箱後,我也把馬鞍袋、隨車工具等一併放進紙箱裡封裝,避免多餘的行李分散。
打包完成後,下一步就是考慮如何搬運這個超大件、重達 20 公斤的紙箱。沒有推車的情況下,搬運實在困難,因此我特地購入了一個搬運重物用的「搬家神器」,並用彈力繩固定紙箱。
去程的航班是清晨 6:35,我使用信用卡附帶的機場接送服務,升級成大型車,順利載著我和自行車紙箱一起抵達機場。
返程則是搭乘國光客運,需為大件行李額外購票。在抵達離家最近的站點後,我路邊攔了一台 WISH,證實這款車可以裝下紙箱,非常實用!,
到機場後,在虎航櫃檯可以透過特別協助辦理 Check-In,免去排隊的麻煩。抵達沖繩後,用機場提供的推車將自行車推到輕軌站,雖然整路都吸引了不少目光,但包裝良好的自行車成功搭上輕軌。
然而,入住旅館的搬運過程卻遇到意外。從輕軌站到旅館的路上,由於馬路顛簸,「搬家神器」的輪子在抵達的時候只剩下前後各一個,共兩個遺留在路邊,成了有可能害行人滑倒的垃圾。
回程時,我吸取了教訓,全程用扛的方式搬運。雖然滿身大汗,雖然辛苦,但安全第一。
第一天行程相對簡單,順利抵達旅館後,我花了一些時間組裝好自行車,並將暫時用不到的物品放回紙箱,交由旅館代為保管。此時已接近中午,我正式踏上旅程。
這一天的路線主要沿著 國道58號 向北,途中會經過美國村、殘波岬與萬座毛等景點。上半段的騎行穿越那霸市區,由於車流量大且天氣下著小雨,過程相當辛苦。頻繁的停停走走和穿梭於城市巷弄之間,使騎行感受變得相當不佳。此外,人行道與馬路之間的高度差使得自行車貨架和馬鞍袋不斷發出「空隆空隆」的震動聲。
過去我曾與家人來過沖繩,這些靠近那霸市的景點皆有來過,因此這次沒有多作停留。一路加速離開城市,沿著海岸線北上,最終抵達名護。
第二天的行程終於有了「旅行感」。我在背包客棧卸下行李後,輕裝上路,沿著國道449、505和110,探索沖繩中北部的沿海與小島。這一段路程人車稀少,周圍風景怡人,完全不同於第一天城市穿梭的繁忙與壓迫感。
上午沿著海邊跨越三座橋樑(賴底大橋、ワルミ大橋、古宇利大橋),到訪三座小島(賴底島、屋我利島、古宇利島)。其中,屋我利島成為我最喜歡的一站。島上田野間的小路幽靜,地勢較高,能遠眺海天一色與古宇利島全貌。最棒的是,這裡幾乎沒有觀光客的干擾,讓人感覺安靜又放鬆。
中午繼續沿著海岸線(國道58號)一路向北,抵達國頭村的「道之驛」休息並享用午餐後,開始挑戰一條與大多數環沖繩旅人不同的路線—國道2號(沖繩北橫)。
選擇這條路線的原因有幾個:
國道2號的山路穿越原始森林,四周是亞熱帶樹林,耳邊只有鳥鳴與風聲,讓人彷彿置身另一個世界。從海洋的藍,瞬間切換到叢林的綠,視覺感受截然不同,令人驚嘆。途中還能看到沖繩少見的湖泊,雖然正值枯水期,裸露的紅褐色河床與青綠的山林、藍色河水相互映襯,形成壯麗又鮮明的三色畫面,是能夠刻畫在記憶裡的壯麗風景,推薦大家下次也來切西瓜。
下午穿越國道70號後轉向南,再次回到海岸線的熟悉風景。沿著丘陵起伏的道路一路騎到東村的「道之驛」,在此品嚐當地特產,補充能量後,繼續沿著國道331(沖繩北中橫)折返西岸,再轉回國道58號向名護前進。特別提醒,日落時分一定要準備墨鏡!在回程沿海騎行時,海水反射陽光,再加上夕陽低掛,非常刺眼。即使我戴著墨鏡,眼睛依然感到不適,讓回程沿路只能低頭盯著前輪。
第三天原本預計在宇流麻市うるま市附近住宿,但考量到第四天天氣預報可能會是整天雷雨,臨時決定取消住宿安排,直接騎回那霸。這樣即使隔天大雷雨,也能靈活改成靜態的觀光行程。
清晨從名護出發,沿著國道18號(aka沖繩南中橫支線)前行,這段路再次展現了沖繩橫貫公路的迷人之處。一路爬升,可以俯瞰名護市區與壯麗海景,接著穿越西部集水區,翻越高點後順著蜿蜒的河流一路下滑,穿越濕地後回到國道331。這一路地形變化豐富,山丘的起伏與山海之間的平滑轉換,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多樣魅力。
相較於西岸的自然風光,東岸更多的是人文色彩。沿路經過宜野座村的阪神虎春訓基地及其他小型社區球場,濃厚的棒球氛圍撲面而來,刻苦練習的大小球員,彷彿述說著沖繩人對棒球的熱情,中華職棒若有第七隊落戶沖繩,想必將會為兩地的觀光與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進入國道75號後抵達宇流麻市,接著轉上國道37號與10號,來到著名的海中道路。這條道路左右皆是海,彷彿駛入堤防或跨島大橋,耳邊是海浪聲,感受著兩側的海風,觀察左右的潮間帶。最終進入平安座島、宮城島、伊計島,這幾個小島地形起伏,常常有走台11線沿著花蓮海岸線陡峭懸崖的既視感,儘管高度不如清水斷崖,但起伏間的騎乘感讓人感到熟悉又興奮。
午後,進入濱比嘉島時開始飄雨,迫使行程縮減,只稍微環繞即折返,幸運的是回到本島後雨勢已停歇。得以持續沿著海岸線前進,短暫停留於勝連城遺址,感受琉球王國的昔日繁榮。隨著路程進入市區,交通逐漸繁忙,紅綠燈與車陣讓騎行變得困難,吸著廢氣、穿插於人潮與電線桿之間,非常消耗耐心。若能選擇在中點住宿,次日清晨再進入市區,會是更輕鬆的安排。
第四天因雷雨取消騎行(雨勢在早晨9點左右便停止,回想應該當天下午就能完成南迴的行程。)。第五天清晨,在學生與上班族尚未出門時,沿著國場川一路向東穿越國道329抵達東部海岸的國道331號,這裡的路況寬敞,紅綠燈少,交通流量低,是公路車的天堂也在這裡首次遇見當地的公路車車友。
南部外環道讓人聯想起台灣的西濱快速道路,但少了大客車,多了清新的海風與寧靜的沙灘。國道331的最後一站是奧武島,這是沖繩本地最後一個有橋相連的小島,完成了「小島大滿貫」的成就。
接近那霸機場時,國道331號接上了高架路段,不確定自行車能否通行,最後選擇繞道而行,最終順利抵達旅館。洗澡與整理行李後,開始拆解自行車,這次操作比上次熟練,除了坐管束螺絲略有插曲外,整體順利完成打包。
傍晚在那霸市區隨意閒晃,享用豐盛的晚餐,為旅程劃下完美句點。隔日清晨,帶著紙箱與行李搭乘輕軌前往機場,順利返回溫暖的家。
首里城,在第四天的休息日我去參觀了首里城的遺跡,我前往參觀首里城遺跡。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沖繩,上一次與家人來時,只在首里城門口拍了幾張照就匆匆離去。殊不知,2019 年首里城遭遇火災,想進去完整的首里城要等重建完成,如今五年過去了,仍處於重建階段。然而,沖繩政府仍開放遺址供遊客參觀,並用鐵皮屋包覆重建中的建築,讓人可以近距離觀察復建過程。
透過尚未完成的建築結構,可以清晰看見其紋理與材料,配合詳細的圖文說明,讓人不禁佩服過去琉球王國的先民的智慧,也佩服日本人選用古法重建城堡的做法。此外,現場還有專業木工師傅進行實作展示,讓我感受到傳統工藝的精湛。坦白說,這個重建中的城堡,讓我比觀賞那些完好保存的日本古城更感佩服與欣賞,充分體現了日本人對文化保育的創意與執著。
另外,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運動後泡湯舒緩身心,我推薦浦添の湯。搭輕軌再步行片刻即可抵達。雖然工作人員的英文不太流利,裡面也幾乎都是本地的阿伯,但運動後泡溫泉帶來極大放鬆,價格也相當親民,非常推薦!
如果你有出國騎腳踏車的夢想,但還沒有在國內嘗試自行車旅行的經驗,建議可以先從國內開始摸索,選擇各種不同距離、爬升及地形的路線,包括城市與郊外,了解補給點的分布與自己的耐力極限。這次我攜帶的物品幾乎都是我國內自行車旅行會攜帶的,按照這幾次的經驗合理規劃每日距離爬升,避免疲勞騎行是開心旅行的關鍵。
在此基礎上,我推薦像沖繩的國道 2 號、18 號這類橫貫公路,壯麗的景色絕對值得一試。
而最重要的是靈活應對。即便是事前精心規劃的行程,也可以根據當天早晨的狀況進行調整。天氣、體力、補給點、當下想吃的東西或想看的景點,都能成為你即時變更計劃的理由。騎車並不是只有踩踏,更是跟心靈的對話,聆聽身體的感覺,掌握方向讓旅途充滿彈性,才是一趟充實而愉快的自行車之旅。
沖繩非常適合當作國際腳踏車旅遊的第一站,便宜方便且氣候宜人。身為首次帶腳踏車出國的騎行者,我發現許多分享旅程的文章偏重於風景、住宿、飲食或景點介紹,但對於路線安排、如何拆裝打包、自行車登機等準備細節著墨不多。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想要嘗試的人提供實用參考。
連我這樣不懂日文的邊緣車友,都能一個人完成準備工作,快樂地啟程,平安順利地歸來,相信你也可以做到!希望所有車友都能為了探索未知的風景,繼續踩踏前行,並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人踏上這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