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Claire Dederder: Monsters What Do We Do with Great Art

    raw-image

    經歷過metoo movement、政見分歧,再到現時流行的cancel culture,我們正處於一個任何界別的名人都會頃刻淪為過街老鼠的時代。

    自問道德觀念不算嚴謹,但我近年要成為一位小粉絲之前,都會先做背景調查,再做好心理建設才敢投入支持。

    因為我不想支持崩壞的人事物,而且我支持的作品不只代表著個人品味,也反映著我的人生態度與觀念,不得不謹慎呀🫡

    縱然我愛得小心翼翼,無奈我喜愛的藝人還是出了事🥲面對道德觀和審美觀出現衝突,小粉絲與那些作品欲斷難斷,到底該怎樣辦?可有一把尺能衡量他們是否值得原諒?

    這書的作者為此嘗試多角度分析,引用多個人物例子,如:Woody Allen、Picasso和JK Rowling等,闡述藝文界大人物曾犯下哪些「罪行」與社會迴響,從而剖析受眾的內心矛盾,並延伸討論社會、創作者、作品與受眾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意想不到,這書中涉及的議題遠比我想像更深遠而複雜。我實在無法三言兩語整理得到,唯有在此分享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一部優秀的作品既然能打破時空界限,創作者的黑歷史真有這麼強大的破壞力嗎?再説,我們純粹欣賞畫作時,根本無法窺探到Picasso的家暴歷史。得知後再放大檢視,這又是否超譯?

    只怪那些劣行徹底污染了這個人,連帶他形象崩塌之前的一切都否定了,我們莫名深信他本性邪惡。

    那麼作品等如創作者的自傳嗎?書中就舉出寫作個人風格非常強烈的Hemingway,以及<Lolita>的作者Nabokov作對照,反思Nabokov能細膩描述戀童癖的心理,難道Nabokov內心同樣扭曲嗎?

    其實不然,因為作品與創作者並非一體,而是創作者精心設計的成品。當我們太投入作品之中,就會以為創作者敞開心扉,與自己深入交流,誤會自己了解創作者的內心世界。事實上,這都是受眾一廂情願,也是所謂的Parasocial relationship。

    正如JK Rowling的失言風波會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就是因為JK創作的魔法世界給我們這一代太多脫離現實的美好幻想,讓我們相信所有「怪胎」都可以在霍格華兹找到容身之所,懷著愛就能打倒一切的精神。

    即使JK Rowling本人與這股精神漸行漸遠,《哈利波特》系列所展現的信念卻從未改變,大家實在無需因為創作者而強行放棄自己喜愛的作品。

    不過這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就算作品本質不變,但我們也應該抵制這些創作者給予經濟和社會制裁吧?

    首先,所謂的「制裁」最實質的行動就是避免他們繼續從中獲利,這是資本主義的做法,並非純粹道德問題。

    我們總是希望憑一己之力去推動社會,透過自己的消費模式去建立更理想與美好的社會。事實上消費者在資本市場只是處於被動狀態,只能單純接收市場給予的,根本無力去改變市場。

    即使我們決定集體抵制Picasso,我們根本不可能阻止全世界觀賞,或是要求大眾懷著什麼心態去觀賞。Picasso舉世知名的作品依然會流傳後世,博物館仍會如常展覽。

    吁,結果我還是忍不住寫了一大篇重點摘錄😅,因為書中每一個論點都令我大受啟發,而且深有同感。

    不過我必須承認,作者比我預期更常提及女性主義。可幸作者並非煽情又激動的女權分子,所以這書不會過於強調女性受害,而是單純分享並理性分析父權當道的藝文世界,她作為女性創作者和藝術愛好者的體驗與困擾。

    同時書中也會審視女性創作者Sylvia Plath、Joni Mitchell和Valerie Solanas的罪行,從而研討男女創作者面對截然不同的壓力,整體立場不算太偏頗。

    最後,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那些讓我們愛恨交纏的創作者?作者發現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始終愛著這個破爛不堪的人,所以答案是視乎每個人自身蘊含的愛能否包容這一切,也視乎各人對愛的態度。唔~這個答案出奇的讓我感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