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讓工作經驗累積起來


    每個人一生職涯時期,都會換好幾個工作,直到在一家公司或是領域固定下來,這時之前的工作經驗有可能是相關的,例如說從這家營造廠換到另一家;或是不相關,例如說從業務員變成專案人員。而職場理論與實務,工作都強調累積性,也就是待在一個產業累積較長時間學習所有技能,然後達到能夠解決處理大部分問題,這樣叫出師,來爭取成就與薪水,就像從一個麵包店學徒,變成師傅,再變成可以參加比賽有得名的大師,不可能一蹴而及,要累積,最後的薪資待遇當然也大大提升。

     

    那中間有一些迷思,一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累積,那之前不相關的工作是不是就浪費掉了;二是我要如何累積,在找到我願意或可以長期發展的工作之前,我並不知道要先找哪些工作,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啊;三是就算我知道要這樣做,我也不一定有機會,或剛好,可以一直找到相關或累積性的工作,那這時該怎辦!!

     

    這就是我要講的重點,先建立起”我的工作經驗要累積起來的觀念”,再針對這個觀念,盤點之前工作,設定找出最後要達成的方向,然後開始往這方向累積進行。至少現在開始比毫無目標強太多了!!

     

    先說明累積的觀念,舉例,小明是機械科背景,出社會後先後做了六個不同工作 :  一、是賣房子、二、轉到賣車子、三、轉去社區做保全、四、外送及開計程車、五、加盟賣烤地瓜、六、換到工廠的廠務,負責整體工廠及機具的修繕與維護保養。在第六個工作時,小明願意長期發展,那前面五個工作對小明是否有用,以產業類別看,似乎毫不相關,應該是對最終廠務工作沒有任何用處與加分,但實際上不應該這樣看,而是看前面工作能累積到哪些能力,就小明而言,第一、二個工作為業務,他應該累積很多業務技巧,對工作溝通就能有加分,至少他知道怎講話人家願意聽,如何說服如何爭取等,都是話術,當上了主管業務技巧更大為有用;第三個工作社區保全,是應該學到整體社區的服務與管委會運作等,其服務思維的運作方式可以回饋到廠務工作上,遇到問題時怎樣想方法解決,把一個服務社區思維轉到工作上;第四個工作外送與開計程車,就是學習如何在單位時間內賺取最高效率報酬,哪邊訂單多、路線怎跑,如何優化速度賺錢,其優化方式同樣可以回饋到廠務工作,來優化產品與速度;第五個工作加盟賣烤地瓜,則學習如何備料、哪裡擺攤,出產速度與品質等,等於是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微型企業的生產鏈,如何能夠賣最多最好,這樣的思維不是一樣能夠轉到廠務工作裡。所以每一個工作都能累積與回饋,重點在學習與體悟出其核心思維,著重在,怎樣面對問題、開發客戶、優化商品,爭取訂單,如何如期如質交貨等,所有工作都在這些觀念打轉,只是實際上做的東西不同而已。

    設定取消廣告分潤


     

    所以重點變成要能看出、能體悟、能拆解每一份工作能學到的核心與思維,要有系統性的想法與強力的去體悟,另外有三個具體的作法

    一、在學校階段盡可能提早找出工作的適性,多去打工、參訪或參加社團,提早了解不同工作特性,參悟自己的工作技能與心性,這樣出社會一定比較有目標,能少走一些彎路。

    二、從中途開始補足觀念,即便在學校沒有提前找出自己適性,出社會後每一項工作也都要用盡全力學習,才會有體悟,然後至少在第二份工作之後,開始比較,第一份與第二份工作有何不同,有何相同,第三份工作如何可以結合前兩個再加強,例如說前兩份都在相同領域,就變成這個領域大公司與小公司有何不同,如果待過一個小公司,就補足一個大公司,若在一家公司當員工,在另一家就爭取能當主管,累積員工與主管不同職能。等於是盡量去補足自己不足的觀念與技能。

    三、前面兩項,都要有第三項,就是建立出一個輪廓,未來人生要走到哪個方向,朝向選定的領域開業當老闆或經營這個產業的思維出發,要當一個老闆或要加盟一個產業,具體須具備哪些能力,主要是四項、技術、管理、業務與財務,那就分別尋找這四種工作,累積這四種工作能力,在最後的目標能夠相輔相成站穩腳步,成就實現。

     

        等於是提早了解自己的工作適性從而找出自己想要的工作,沒辦法提前找出,就從工作時開始找,第一項工作體驗,第二項工作比較,第三項工作能不能加強,第四項工作能不能補全,或是我目前的工作經驗累計起來,大概在哪些領域可以獲得優勢,或是能讓我在哪些工作比較能賺錢,開始盤點與補強,刻意的去萃取工作經驗的回饋,刻意的補足不足的工作經驗,一定能更快的達成理想目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