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追二本韓江的作品,主要還是衝著一點諾貝爾文學獎新科得主的光環,否則這麼硬派的主題,搭配上可能被誤解放到養生蔬食區的書名,連續衝擊波感,不言可喻。想必不小心在這區拿起這本書翻看的讀者,恐怕將要被內容驚得各種嫑嫑的吧!一種蝦毀,剛剛看了蝦米的感覺。
素食者有時是因為宗教的緣故,有些是因為環保的緣故,還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個人的飲食習慣是無肉不歡,讀書前也有種小期待是否要開始各種吐槽,殊不知根本不是這路線。主角所採取的素食,恐怕是因為精神變異的緣故,逼使的他丟失了個人的主控權,受到某種不明力量驅使,成為眾人都不認得的樣貌。肉、肉慾交織的情節走向,飲食習慣並不是種選擇,而是心理狀態下的不得不然,而這種不得不然難以理解,無法排除,且擴散到人際關係的其他網絡。對比飲食作為維繫生命的一個手段,無法主控的逼仄感,給讀者帶來某種擺脫不了的壓力,感受那種心理異常的極端感、陷落感。
隨著劇情的推進,異常的狀況愈顯嚴重,在結構中的無從理解,有如《82年生的金智英》,難以言喻,缺乏相應的定型化描述。旁觀者的敘述視角,放大了那種不理解,閱讀體驗上,可以很快的感受觀看視角中的困惑、無助和其他負向的情緒。淡薄的情感在生活的壓力下一碰即碎,而紙糊似的關係帶著社會觀感及角色期待則加重了碎裂的速度,幾乎無可挽回。
手足、親子和夫妻的關係,在社會期待的推波助瀾下,有時並沒有經過太多的考慮。人生有很多時候都是這個情況,在各種無奈中,想要找尋自己的樣子,只是生活的壓力有時扭曲了想要發展的形狀,最後顯得面目全非,難以辨識的模糊樣態。
藝術的界線再夾上精神官能症,這些走在邊緣的元素碰撞在一起,跨越了可容忍的邊界,把整個異常拉升到另一個層次。那些不知道看似個人的選擇在社會人際的脈絡中,其實並不這麼單一。而劇烈的拉扯,最後不知是否有加重了各種病況的徵候,走向難以挽回的方向。
小說的開放式結局,以及後面所附的評論,讓這個在幻境、真實世界的敘述嘎然而止。讀來有種就這樣嗎?結束了嗎?的感覺。無可挽回的人生對比亟欲挽回的生命,不知道哪個更值得追尋。素食若不是一種選擇,那人生是嗎?誰能接住這麼多的下墜?以及責任和道德的界線在哪?小說沒有回答也沒有打算要回答,留給讀者品味、思索。
直球對決的兩個沉重主題,帶來的閱讀體驗大致是好的。不能說愉快的讀完,但整體閱讀體驗還是很佩服作者選取的主題如此難以駕馭,卻又成就了易讀的作品。這本書一共有兩個版本,這次讀的是新版,此外還有有聲書版,想來是一本值得多元閱讀的書籍。
推薦給想要感受精神異常衝擊波的朋友,這本書或許能帶給你不同於一般身心疾病書籍不同的感受,走近身視角的路數,真實而強烈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