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音樂與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系統性文獻回顧

一項針對音樂和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SWB)影響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共分析了37篇量化研究。研究顯示,音樂聆聽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團體歌唱也獲得了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關於樂器演奏影響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多研究補充相關資料。由於介入方式多樣且時長不一,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難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此外,一些音樂治療研究內容與非治療性音樂活動相似,增加了解釋難度。然而,探索性統合分析顯示,音樂活動與抑鬱減少之間存在正向關聯。

CHATGPT

CHATGPT


音樂活動對健康老年人的影響顯著。每週聆聽 30 分鐘音樂能有效降低抑鬱指數並提升生活品質。參加為期 14 至 30 週的社區合唱團活動,能改善精神健康,減少抑鬱和孤獨感。此外,參與音樂課程的老年人在幸福感上顯著提升。


針對學生族群,有 10 篇研究探討短時間聆聽音樂對情緒的影響,尤其是在運動過程中的介入。運動時聆聽音樂能減少焦慮,但對提升愉悅感的效果不明顯。聽音樂和跳舞活動有助於改善情緒,但其他活動如騎車或靜坐則無明顯效果。聆聽古典音樂或個人化音樂能促進放鬆,而搖滾音樂效果較差。一項隨機對照試驗(RCT)顯示,打擊樂演奏能減少抑鬱、焦慮和疲勞,並提升活力。此外,音樂介入(如中國音樂和音樂治療)能顯著減少患有抑鬱症學生的焦慮和抑鬱。


在一般成人族群中,9 篇研究分析了音樂介入的效果,其中 4 篇來自監獄族群。在醫院員工、孕婦和監獄犯人中進行的短時間音樂聆聽能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鬱。監獄中的音樂創作活動,如作曲和表演,能提升自尊和情緒穩定性。參加社區合唱活動的志願者顯示出社交能力、愉悅感和情緒穩定的提升,但部分研究顯示,合唱活動對整體幸福感的影響不顯著。


對於特定健康族群,音樂介入的效果各有不同:
慢性病患者透過合唱和音樂活動能提升生活品質和情緒,但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不明顯。針對中風患者,音樂治療顯著減少了焦慮和抑鬱症狀。在臨終關懷中,音樂治療有助於提升靈性福祉,幫助患者獲得心靈平靜。失智症患者的研究則面臨挑戰。部分研究因依賴家屬或照護者代替患者進行評估而被排除。在已納入的研究中,音樂治療與其他活動(如聽書)相比,未顯示顯著改善焦慮或生活品質。然而,有些研究發現,即使介入結束後,音樂治療的抗抑鬱效果仍可持續 8 週或更長。


整體而言,音樂和歌唱活動能有效提升幸福感並減少抑鬱,尤其對老年人的影響顯著,能預防孤立感和心理健康問題。此外,年輕人、孕婦和服刑者也能從音樂活動中受益,情緒改善,焦慮減少。


總之,音樂介入在不同族群中展現了提升幸福感的潛力,但仍需針對多元背景的群體進行更多深入研究,以確保音樂活動對所有人都能帶來正面影響。


原文出處:

Daykin, N., Mansfield, L., Meads, C., Julier, G., Tomlinson, A., Payne, A., Grigsby Duffy, L., Lane, J., D'Innocenzo, G., Burnett, A., Kay, T., Dolan, P., Testoni, S., & Victor, C. (2018). What works for wellb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wellbeing outcomes for music and singing in adults. Perspectives in public health, 138(1), 39–46. https://doi.org/10.1177/1757913917740391


全文重點整理潤飾 BY CHATGP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